| 更新日期:2025-11-5 來源:內蒙古自治區應急管理廳 編輯:氯堿網 | 在線收藏 |
|---|
安全生產治本攻堅三年行動開展以來,內蒙古自治區應急管理廳以技術標準為核心抓手,通過完善標準體系、深化落地應用、強化宣貫培訓的全鏈條治理,實現危險化學品領域本質安全水平顯著提升,為行業高質量發展筑牢安全根基。
標準升級織密風險防控網絡。內蒙古自治區應急管理廳以“從根本上解決問題”為目標,以數量多、風險高的生產工藝為重點,推動危險化學品安全標準體系更新。在應急管理部指導下,牽頭組織修訂了《電石生產安全技術規范》和《乙炔法生產氯乙烯安全技術規范》兩項國家標準,打通自動化智能化生產工藝應用安全技術關口;制定自治區液氯氯氣、氯乙烯兩類生產企業安全風險隱患排查指南,填補了自治區高危工藝風險隱患排查標準空白。
標準落地凸顯安全治理成效。內蒙古自治區應急管理廳通過“安全評估+執法+服務”,推動《化工過程安全管理導則》標準要求轉化為安全實效。自2023年起,歷時3年對全部危險化學品生產企業20項化工過程安全管理要素的執行情況開展評估指導,累計排查生產安全事故隱患7.8萬余項,考核企業管理人員1萬余人次,開展現場培訓覆蓋5000余人。通過標準剛性約束,推動行業安全基礎從“被動應對”向“主動防控”轉變。
標準宣貫打通“最后一公里”。2025年“安全生產月”期間,內蒙古自治區應急管理廳舉辦全區《精細化工企業安全管理規范》宣貫講座,組織典型氯化工藝企業代表和全區硝化企業主要負責人進行研討和座談,持續推進危險化學品高危工藝本質安全改造,持之以恒做好安全風險防控和長效機制建設。目前全區5類高危工藝企業全流程自動化改造率達91.1%,大大超出60%的計劃進度,科技賦能安全生產成效顯著。
通過標準引領、入企服務、素質提升的多重舉措,全區危險化學品領域安全生產形勢持續向好。下一步將瞄準全區煤化工特色和信息化發展方向,持續開展危險化學品安全生產地方標準建設,深化標準實施效果評估,完善全鏈條治理體系,全力實現危險化學品安全生產形勢根本好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