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構預測美塑料行業今年預計減崗降產
更新日期:2025-9-25 來源:中化新網 編輯:氯堿網 |
在線收藏 |
|
近日,美國塑料行業貿易協會(PLASTICS)表示,受關稅與貿易政策不確定性抑制制造業活動影響,2025年美國塑料行業就業崗位預計將減少1.1%,產品出貨量預計下降0.5%。
該協會首席經濟學家珀西·皮內達指出:“總體來看,制造業增長受阻的核心原因在于高關稅帶來的不確定性,以及新關稅政策與修訂政策的不可預測性。關稅前景不明確,正拖累包括塑料行業在內的整個制造業供應鏈的市場調整節奏。”
皮內達認為,引發關稅問題的貿易分歧不會長期懸而未決。全球貿易環境難以承受鋼鐵與鋁成本持續高企的壓力,這兩種材料也是眾多制造業領域的關鍵原材料,塑料行業也不例外。塑料行業的壓力還來自設備進口。目前美國擴大了232條款關稅覆蓋范圍,塑料行業進口的塑料機械與模具也被納入征稅清單。
更嚴峻的是,關稅壓力可能進一步升級。PLASTICS首席執行官馬特·西霍爾姆表示,美國商務部已重啟232條款關稅的品類納入流程,未來更多含鋼鐵、鋁成分的產品可能被涉及。西霍爾姆指出:“本屆政府已將此事列為優先事項,政府還表示不希望設置任何關稅豁免品類,這一態度已引發美國整個制造業的普遍不滿。”
對此,PLASTICS提出抗辯:塑料行業本身及行業生產的設備,均用于制造其他工業產品,因此美國進口的塑料機械與相關材料應被視為“制造業所需的重要投入品”,而非普通征稅商品。西霍爾姆強調:“我們既支持在美國本土建設工廠,也希望能為這些工廠生產所需的原材料、產品與設備。”
對于2026年,皮內達預計,2026年美國將開展更多貿易談判,有望消除當前抑制制造業的不確定性因素。盡管貿易不確定性帶來挑戰,但皮內達依然看好全球經濟增長前景。2026年,關稅的滯后影響仍將限制塑料產品出貨量增長,預計增幅僅為1.3%;行業就業崗位有望恢復增長,預計增幅為0.5%。從政策層面看,美國現行關稅制度的目標之一是推動本土企業用國產產品與原材料替代進口。報告摘要指出,若產業回流與進口替代能順利推進,美國塑料制造業將直接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