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高端化工和新材料產業發展觀察
更新日期:2025-9-12 來源:中國石油和化工網 編輯:氯堿網 |
在線收藏 |
|
目前,在青島董家口經濟區,青島海灣化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海灣化學)的一批重大增量項目進展迅速。該公司技術部部長張清亮介紹:“公司氯乙烯三期項目于6月份投產,已經滿負荷運行。環氧氯丙烷和環氧樹脂項目7月份陸續進入投料試生產,20萬噸/年乙烯基新材料項目8月中旬進行投料試生產。”
新項目的陸續落地,意味著海灣化學全力打造的“乙烯—氯乙烯—聚氯乙烯”“乙烯+苯—苯乙烯—聚苯乙烯”“環氧氯丙烷+雙酚A—環氧樹脂”“燒堿—偏硅酸鈉”四條石油化工—高端新材料循環經濟產業鏈將實現閉環。
青島化工歷史悠久。1919年中國第一家民族染料生產廠就誕生在青島。一百多年后的今天,青島市坐擁國家重要的綜合性石化基地、國內輪胎主要產地,形成涵蓋化工新材料、先進碳材料、先進金屬材料等領域的全產業鏈發展格局。
高端化工與新材料產業是青島市構建“10+1”創新型產業體系中提質發展的三大優勢產業之一。
優勢之上,如何再造新優勢?
青島市的規劃是:聚焦化工新材料、綠色橡膠、先進合金等產業方向,重點發展特種輪胎、特鋼、非晶合金等細分賽道,力爭到2027年,高端化工與新材料產業規模達到3600億元。
具體打法上,發揮鏈主企業的龍頭帶動作用,形成園區化的聚合效應。
青島市公布了“10+1”創新型產業體系產業鏈主企業名單,一共62家。高端化工與新材料產業有9家,其中4家位于董家口經濟區,分別是青島海灣化學股份有限公司、雙星集團有限責任公司、金能化學(青島)有限公司和青島特殊鋼鐵有限公司。
仍以海灣化學為例,在行業內,聚氯乙烯拉膜制片過程產生的“魚眼”問題,一直困擾著生產企業和下游用戶,海灣化學通過持續的技術和配方改進,成功將魚眼數量從10個降至5個左右,品質遠遠優于進口產品。“今年上半年,公司完成產值64億元,同比增長1.27%。完成銷售收入63億元,同比增長2%,利潤約1.7億元,同比增長58%。”張清亮的話里透著鏈主企業的自信。
掘金價值鏈高端,需要研發的突破,中試是“從研到產”的關鍵環節。2023年,青島市綠色低碳新材料產業園(董家口園區)揭牌,是青島市首批規劃建設的產業專業園區。針對企業中試需求,園區建設新材料及綠色化工科創園中試基地,通過“中試入園”為企業賦能。截至目前,已儲備20余個中試項目,預計未來三到五年進駐基地的中試項目將達30余個。
再造新優勢,需要顛覆式創新。
今年6月,賽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推出液體黃金輪胎時尚系列彩邊胎,液體黃金家族再添新成員。以液體黃金技術為基礎,賽輪集團自主研發的液體黃金冰雪輪胎WP81在歐盟冰抓性能測試中表現優異,冰抓性能超出法規標準26%,冰地制動距離相比國際一線品牌縮短了0.6米,冰地加速性能則提升了10%,破解冬季駕駛的難題。
無獨有偶,青島特殊鋼鐵有限公司研發創新,直徑5.4毫米1960兆帕級橋梁纜索鍍鋅鋼絲用風冷盤條突破強度極限,成功替代進口產品,并且還繼續研發出2100兆帕級別,達到目前全世界橋梁纜索鍍鋅鋼絲的頂級強度級別。
青島市高端化工與新材料產業正以創新驅動、鏈式布局、園區聚變,不斷突破技術瓶頸、拓展產業邊界,在傳統優勢基礎上持續鍛造競爭新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