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石化百萬噸乙烯煉化一體化項目進展
更新日期:2025-9-9 來源:聚烯烴人 編輯:氯堿網 |
在線收藏 |
|
8月28日,湖南石化岳陽地區100萬噸/年乙烯煉化一體化項目長嶺北新區地基(強夯)預處理工程開工儀式順利舉行。
該項目強夯工程面積44.8萬㎡,包含4000、6000、8000、12000KN.M能級強夯施工,強夯工期150天。
該項目總投資額高達356.8億元,堪稱湖南省迄今單體投資最大的產業項目,在全國石化行業中也屬于頂級投資規模。從投資結構來看,這一數字不僅體現了中石化對中部地區市場的戰略判斷,更反映出國內石化巨頭在"雙循環"新發展格局下的產業布局思路。
項目采用"雙區協同"的空間布局策略,主體工程分布在長嶺片區和巴陵片區兩個區域。長嶺新區承擔核心生產功能,布局10套全新化工裝置;巴陵老區則發揮現有產業基礎優勢,新增4套裝置與原有環氧樹脂、合成橡膠等裝置形成有機銜接。這種布局既避免了重復建設,又實現了產業鏈的深度整合,充分體現了中石化在項目規劃中的系統性思維。
項目的技術配置體現了現代石化產業的發展趨勢。100萬噸/年乙烯裝置作為整個項目的核心,其規模已達到世界級水平,與國際先進的乙烯裝置規模相當。配套的50萬噸/年裂解汽油加氫裝置和30萬噸/年芳烴抽提裝置,形成了完整的烯烴-芳烴聯產體系,最大化提高了原料利用效率。
在下游產品配置上,項目展現出明顯的市場導向特征。30萬噸/年EVA裝置的設置尤其值得關注,EVA作為光伏膠膜的核心原料,其需求量隨著新能源產業的快速發展而急劇增長。目前國內EVA自給率仍然偏低,該裝置的建成將有效緩解供需矛盾。
40萬噸/年HDPE裝置和40萬噸/年LLDPE裝置的配置,瞄準了國內聚乙烯市場的巨大需求空間。隨著包裝、農膜、管材等下游應用領域的持續增長,這兩套裝置將為中部地區提供穩定的聚乙烯供應。
巴陵片區的裝置配置體現了向高端精細化工延伸的戰略意圖。22/13萬噸/年苯酚/丙酮裝置、24萬噸/年雙酚A裝置與30萬噸/年環氧丙烷裝置形成了完整的環氧樹脂產業鏈。雙酚A作為環氧樹脂的重要原料,其就近配套將顯著降低生產成本,提升產品競爭力。
從區域經濟發展角度看,該項目的建成將重塑中部地區石化產業格局。湖南省此前在大型石化項目方面相對薄弱,該項目的實施將填補這一空白,帶動形成千億級石化產業集群。預計項目達產后,將直接創造就業崗位數千個,間接帶動相關產業就業數萬人。
項目與巴陵石化現有裝置的有機結合,將產生顯著的協同效應。依托現有的環氧樹脂、合成橡膠等裝置,新建項目能夠實現原料互供、公用工程共享,大幅降低運營成本。同時,完整的產業鏈配置將增強整體抗風險能力,提升市場競爭優勢。
該項目的建成將對華中地區石化市場格局產生深遠影響。目前該區域主要依賴華東、華南地區的產品供應,運輸成本較高。項目投產后,將顯著降低中部地區石化產品的供應成本,同時減少對遠距離運輸的依賴,提升供應鏈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