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25-9-1 來源:大灣區經濟網 編輯:氯堿網 | 在線收藏 |
---|
近日,廣東省重點研發計劃“新型儲能與新能源”領域“分體模塊式海水無淡化直接電解制氫技術及系統裝備”研發項目啟動會在深圳大學舉行。該項目將研制全球首套110Nm3/h海水無淡化原位直接電解制氫系統裝備,開創從原理創新到產業應用的全鏈條海洋綠氫發展路徑,保持中國在該領域的全球領先優勢。
破解半世紀難題的原創突破
海洋作為地球上最大的“氫礦”,其直接電解制氫長期面臨海水成分復雜導致的腐蝕、催化劑失活、效率低下等瓶頸。中國工程院謝和平院士團隊通過將分子擴散、界面相平衡等物理力學過程與電化學反應結合,開創海水原位直接電解制氫全新原理,實現無需淡化即可將海水直接用于電解制氫。相關成果2022年11月發表于《Nature》,被評價為“完美解決半世紀難題”,并入選“2022年度中國科學十大進展”“中國十大科技進展新聞”等權威榜單。
從實驗室到產業化的跨越
2022年12月,東方電氣專項投入3000萬元與謝和平團隊合作推進產業化。2023年5月,聯合研制的漂浮式海上制氫平臺在福清興化灣海域對接風電連續運行10天,首次實現海上風電海水直接制氫海試成功;2024年7月,10Nm3/h系統完成240小時穩定運行,同年12月在廣東南沙建成全球首個“無淡化海水直接制氫規模化研發”陸地試驗基地。
開啟海洋綠氫產業新賽道
項目將形成獨創性原理、顛覆性技術、國產化裝備到特色工業模式的全鏈條發展路徑,重點突破分體模塊式系統設計、高效催化劑、智能控制系統等關鍵技術。《Nature》副主編Yohan Dall’Agnese評價:“這一突破將打開低成本燃料生產大門,推動變革走向更可持續的世界。”隨著110Nm3/h系統研發啟動,中國有望打造具有全球競爭力的“海洋綠氫”新興戰略產業,為全球能源轉型提供“中國方案”。
與會專家一致認為,項目實施方案與任務書要求一致,技術路線合理可行,將為粵港澳大灣區新能源產業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