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25-6-10 來源:中國化工報 編輯:氯堿網 | 在線收藏 |
---|
城鎮人口密集區危險化學品生產企業搬遷改造工作已近尾聲。通過搬遷改造,產業布局得到優化、企業實現轉型升級、園區規范管理得到強化、本質安全水平得以提高、民眾安全感幸福感提升。為展示搬遷改造優秀案例和先進典型,進一步推動行業安全、綠色、高質量發展,本版即日起推出《城鎮人口密集區危化品生產企業遷改情況調研·區域篇》報道,并將在本報企業園地版(四版)推出《城鎮人口密集區危化品生產企業遷改情況調研·企業篇》報道。
148家危險化學品生產企業全部完成搬遷改造工作,關閉退出91家、改造達標8家、搬遷入園49家;472家沿江化工企業完成關改搬轉工作,關閉退出160家、改造達標200家、搬遷入園75家、轉產非化工企業37家。
騰退地塊231宗、7001.66畝,騰退岸線近150千米,生態復綠856萬平方米……再現水清岸綠、江豚逐浪、麋鹿成群的生態美景。
2024年,湖北現代化工及能源產業實現營收8690.2億元、利潤846.7億元,產業規模躍升至全國第六、中部第一……
5月28日,在湖北省經濟和信息化廳,記者拿到了湖北為危險化學品生產企業搬遷改造和沿江化工企業關改搬轉工作交出的優異成績單。其破解“化工圍江”的經驗得到國務院肯定,《湖北枝江市多措并舉解決“化工圍江”》被列為國務院第五次大督查典型經驗做法,《破解“化工圍江”、呵護“一江清水東流”》被列入中央生態環保督察正面典型案例。
長江大保護下的沿江專搬
擁有1061千米長江岸線,不僅讓湖北成為全國長江岸線最長的省份,也讓湖北的專搬工作與長江大保護融為一體。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6次赴湖北考察,為新形勢下長江經濟帶發展指路定向——“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長江經濟帶應該走出一條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新路子”。
聚焦解決“化工圍城”“化工圍江”等突出安全環境問題,要以壯士斷腕、鐵腕治江的決心,強力推進生態修復和環境保護;把推動湖北長江經濟帶發展作為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內容,要從“加大長江生態修復力度”“全面推進長江經濟帶突出環境問題治理”“推動長江經濟帶綠色發展”“建立健全長效機制”等方面全面部署;全力推動專搬,要壯士斷腕“關”、眾籌支持“搬”、提檔升級“改”。
2018年,率先將城鎮人口密集區危化品生產企業搬遷改造和沿江化工企業關改搬轉兩項任務結合的湖北沿江化工企業關改搬轉,開始全力推進,并被置于湖北長江大保護十大標志性戰役的首役。2022年,湖北再下重拳,升級啟動長江高水平保護十大攻堅提升行動,沿江化工企業關改搬轉綠色轉型攻堅行動再獲強力支撐。
“一企一策”下的精準作戰
湖北危險化學品生產企業搬遷改造工作涉及企業148家,數量位列全國前三。對所涉及的企業和員工來說,無異于“傷筋動骨”。
資金從哪里來、土地從哪里來、人員安置工作從哪里來?“一企一策”政策,為以上難題提供了針對性方案。
詳細的企業摸底、詳實的數據,為湖北危險化學品企業搬遷改造指揮部實行清單化管理、項目化推進、掛圖作戰、銷號管理,提供了依據。“一企一策”政策,讓湖北財政每年2億元專項補助、國家化工園區循環化改造示范試點5.9億元補助、國家技術改造危化品搬遷近2億元專項資金的支持更加具有針對性;讓湖北化工企業搬遷入園用地指標“應保盡保”,全省9450.53畝化工搬遷改造新增建設用地項目對接更加精準;讓分流安置的15754名職工,經過各級培訓后全部實現了省內就地轉崗。
轉型升級中的產業重塑
凡涉及磷銨、黃磷、尿素、電石、燒堿、聚氯乙烯、純堿等過剩行業的違規新增產能,一律嚴禁上馬;凡不符合規劃區劃或安全環保條件、存在環境污染風險的化工企業,一律實施關停或遷入合規園區、改造升級。這樣的專搬,讓湖北全省現代化工及能源產業在陣痛后,迎來新生——營業收入從2018年專搬前的6000多億元,降至2020年最低4600多億元后逐漸恢復增長,2024年已增至8690.2億元,位居全國第六化工大省。
搬遷改造與技術工藝更新、智能制造、綠色制造相結合,在搬新、搬高、搬綠、搬強中,一批批企業發展按下“加速鍵”。
興發集團拆除32套臨江化工生產設備,騰退修復長江岸線900米,淘汰落后磷酸鹽裝備總產能14.85萬噸/年,投資20多億元開發微電子和有機硅新材料,推動傳統磷化工向新材料轉型升級,實現新舊動能轉換。湖北三寧公司淘汰工藝相對落后、緊靠長江的尿素廠,投資100億元實施搬遷轉型,高標準建設合成氨原料結構調整及聯產60萬噸/年乙二醇項目,建成湖北首個5G+智能工廠,公司產品實現由傳統化肥向精細化工、新材料的轉變。湖北綠色家園公司通過搬遷淘汰落后產品和工藝,建成全球最大環氧新材料系列產品生產企業。荊州能特公司在關改搬轉中實施兼并重組,高端醫藥中間體年產量從過去250噸擴大到900噸,產品數量增至9個,成為行業內唯一能實現維生素E原輔材料自我配套的企業。
搬遷改造與高標準化工園區建設相結合,在提升安全、綠色水平中,湖北2024年產值過百億的化工園區已有15個,其中宜都化工園區、武漢化工園區、荊門市化工循環產業園、姚家港化工園區產值超過500億元。專搬讓入園企業加速集聚,也讓湖北化工企業入園率達到76.8%,高出全國16.8個百分點;并誕生了6個國家級綠色化工園區、7個智慧化工園區,32個較低安全風險等級(D級)的園區。
如今,在專搬等行動的推動下,全國43%的高濃度磷復肥、80%的磷酸奧司他韋、85%的電子級磷酸均出自湖北。現在,湖北化工行業的精細化工率已超過40%,園區產值占比已經達到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