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山東省在“雙碳”目標落實方面動作頻頻,化工園區作為山東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如何在“雙碳”背景下實現綠色轉型,成為各界關注的焦點。
一、山東化工園區的“雙碳”現狀與挑戰
山東作為化工大省,化工園區的碳排放量占比較高,面臨著巨大的減排壓力。一方面,化工行業是高耗能、高排放領域,傳統生產工藝的碳排放強度較高;另一方面,化工園區的產業鏈復雜,上下游協同降碳難度較大。此外,隨著歐盟碳邊境調節機制(CBAM)的實施,化工產品出口企業面臨更高的碳足跡要求,這也促使山東化工園區必須加快綠色轉型。
二、零碳園區建設:山東的探索與實踐
1、政策引領與試點推進
山東省已將零碳園區建設納入重要議程,計劃在全省選取15家左右園區開展試點。這些試點園區將圍繞能源結構調整、可再生能源利用、碳捕集與利用等技術展開探索,力求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
2、能源轉型與技術創新
零碳園區的核心在于能源結構的優化。山東計劃通過引入太陽能、風能等可再生能源,逐步替代傳統化石能源。同時,園區內的化工企業將被鼓勵采用碳捕集、利用與封存(CCUS)技術,降低生產過程中的碳排放。
3、產業鏈協同降碳
零碳園區建設不僅是單個企業的任務,更是整個產業鏈的協同作戰。山東將推動化工園區內的企業共享低碳技術和經驗,形成“零碳產業鏈”,實現從原材料采購到產品銷售的全鏈條低碳化。
三、化工企業如何應對“雙碳”趨勢
1、技術改造與升級
化工企業應加大對綠色技術的研發投入,通過工藝優化、設備更新等方式降低能耗和碳排放。例如,日照鋼鐵控股集團通過燒結煙氣循環等技術改造,每年減排二氧化碳55萬噸。
2、碳足跡管理與認證
山東已開展碳足跡核算與認證工作,化工企業應積極參與碳足跡核算,獲取認證證書,提升產品的低碳競爭力。同時,企業需加強碳數據管理,確保數據真實可靠,以應對國際市場的綠色貿易壁壘。
3、參與碳市場交易
隨著碳市場覆蓋范圍擴大,化工企業將成為重要的履約主體。企業應熟悉碳市場規則,通過碳配額交易獲取經濟收益,同時利用市場機制推動自身綠色轉型。
四、未來山東“雙碳”局勢展望
1、制度與市場雙輪驅動
山東將繼續深化能耗雙控向碳排放雙控的轉變,完善碳排放統計核算體系,推動碳市場健康發展。通過制度牽引和市場激勵,山東有望在“十四五”末期實現碳排放強度的顯著下降。
2、國際影響力提升
山東在零碳園區建設方面的探索,將為全國乃至全球提供經驗。通過與國際組織合作,山東將進一步提升在全球“雙碳”領域的影響力。
3、綠色轉型與經濟發展協同推進
山東的“雙碳”行動不僅是環保任務,更是經濟轉型的契機。通過推動化工園區和企業的綠色轉型,山東將在低碳經濟時代實現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