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省加快建設萬億級石化產業基地
更新日期:2025-1-3 來源:中化新網 編輯:氯堿網 |
在線收藏 |
|
新中國成立75年來,伴隨祖國飛速發展的腳步,遼寧石油和化工行業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目前,遼寧已成為我國重要的石化產業基地,形成了門類較為齊全、產業鏈上下游配套完善的產業體系,由石化大省邁向石化強省的步伐堅定有力。
遼寧石化工業在1949年至1978年迅速崛起,建立了以撫順石油、錦西煉油廠、錦州煉油廠、大連石油等企業為主的石油生產和加工基地,新中國的第一滴合成石油、第一塊合成順丁橡膠,都從這里誕生。
1978年,改革開放的春風吹過大地,遼寧石化工業也進入了快速發展階段。1979年,遼陽石化成功產出第一批國產“的確良”化纖原料,擺脫了國人穿衣難的問題。1982年,撫順石油一、二、三廠和撫順市化學纖維廠、化工二廠組建撫順石化公司,成為世界最大的石蠟生產和出口基地。1986年,遼河油田原油產量突破1000萬噸,成為全國第三大油田。
在2000年進入新世紀后,遼寧石化工業在繼續保持快速發展的同時,也跟隨“減油增化”的戰略指導,實現了從傳統的石油加工向現代化工的轉型。如遼陽石化從國家四大化纖基地之一發展成為千萬噸級煉化一體化企業,恒力石化建立以每年加工2000萬噸原油和500萬噸原煤為基礎的綜合煉化體系等。與此同時,遼寧石化工業在技術創新方面也取得了顯著成就。沈鼓集團成功研制出中國首臺乙烯壓縮機,打破了國外技術壟斷,隨后又成功簽下全球規模最大的180萬噸/年乙烯“三機”項目。
隨著黨中央對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全面振興提出了一系列新論斷、新目標、新要求,遼寧省委研究部署了遼寧加快老工業基地調整、改造和振興戰略,一批大煉化項目陸續建成投產,遼寧石化產業向一體化、規模化、集群化的方向發展,向打造世界級石化產業基地的目標持續邁進。2023年,全省石化行業規上企業1098戶,實現營業收入10399億元,居全國第五,占全省規上工業總營收的29.1%;化工精細化率達46.2%。其中,乙烯、對二甲苯(PX)、精對苯二甲酸(PTA)產能均位居全國前列,催化劑產能占全國比重超過10%;部分化工新材料填補產業空白,實現進口替代,各類特種氣體工藝技術處于全國領先水平。
當前,遼寧省已形成了大連、盤錦兩大石化產業基地,構建起“一地兩極”為軸、沿海與內陸兩翼協同發展的空間格局。省內已建成認定化工園區31家,化工企業入園率接近70%,形成了本地龍頭企業為主體、鏈條企業協同發展的產業生態圈。同時,遼寧省還依托科研院所和高校,建成了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催化基礎和分子反應動力學、大連理工大學精細化工、沈陽化工學院新農藥等4個國家重點實驗室,以及沈陽化工研究院化工新材料、大連潔凈能源、盤錦精細化工等多個化工中試基地。
2024年上半年,遼寧石化行業規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3%,華錦阿美精細化工及原料工程、揚農大型農化、三木苯酚丙酮產業鏈、金發生物生物基材料等一批重點項目開工建設,恒力新材料聚酯科技產業園項目全面投產,大連石化搬遷改造、撫順石化和遼陽石化乙烯能效達標改造等項目正在有序推進。
下一步,遼寧省將繼續全力實施全面振興新突破三年行動,加快建設萬億級石化產業基地和精細化工產業集群,推動遼寧石化行業實現質的有效提升、量的合理增長,堅定有力向石化強省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