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前三季度我國對東盟進出口增長9.4%
更新日期:2024-10-23 來源:央視網 編輯:氯堿網 |
在線收藏 |
|
前三季度,我國對共建“一帶一路”國家進出口15.21萬億元,同比增長6.3%,占比提升至47.1%;對其他金磚國家進出口增長5.1%;對《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其他成員國進出口增長4.5%,其中對東盟進出口5.09萬億元,增長9.4%,增速高于全國整體4.1個百分點,出口額為3.02萬億元,增長12.3%;進口額為2.07萬億元,增長5.4%。
海關總署副署長王令浚表示,我國與東盟貿易持續向好發展,主要得益于以下幾個方面:首先是雙方大市場為雙邊貿易發展提供有力支撐。中國與東盟務實合作持續深化,已經連續4年互為第一大貿易伙伴。未來,中國—東盟自貿區3.0版升級協議的簽署實施,將為雙方共同建設超大規模市場增添更強動力。其次是多維度聯通促進貿易往來更加便捷高效。陸路口岸車水馬龍,前三季度,經中越之間最大的陸路口岸——友誼關進出口達到3363.4億元,增長了15.6%。隨著中越智慧口岸建設的全面推進,更多數智化、智能化的技術裝備將為雙邊貿易按下“加速鍵”;鐵路通道持續發力,通過中老鐵路進出口貨物達到376.6萬噸,增加了15%,進出口值增長50.7%,水路航線越織越密,北部灣港到東盟國家的航線已經增加到35條,經北部灣港口岸與東盟貿易數額已經增長12.8%。再就是產業鏈合作持續深入,中間品進出口實現較快增長。我國與東盟國家在電子信息、汽車制造、紡織服裝等領域合作緊密,中間品進出口規模不斷擴大。前三季度,我國對東盟進出口中間品達到3.23萬億元,我國與東盟進出口的總值是5.09萬億元,中間品占3.23萬億元,差不多超過60%,增長9%。其中,計算機零附件、平板顯示模組、集成電路等電子信息類中間品進出口分別增長63.9%、22.2%、13%。最后是民生消費優勢互補,特色農產品雙向選擇更加廣泛。前三季度,我國自東盟進口農產品1848.3億元,東盟成為我國農產品第二大進口來源地。今年新增準入的馬來西亞鮮食榴蓮、文萊水產品、越南椰子等,也進一步豐富了國內消費的選擇。同時,東盟是我國農產品第一大出口市場,我國的柑橘、梨等水果,大蒜、洋蔥等蔬菜,在東盟市場廣受歡迎。前三季度,我國干鮮瓜果、蔬菜對東盟出口分別增長18.4%、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