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陽化工成立首個校企聯合研發中心
更新日期:2024-7-11 來源:中新網遼寧新聞 編輯:氯堿網 |
在線收藏 |
|
7月10日,國內首個聚氯乙烯(簡稱“PVC”)聚合工藝校企聯合研發中心在沈陽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沈陽化工”)揭牌,這也是PVC糊樹脂行業的首個校企聯合研發中心。
PVC是世界上產量最大的通用塑料之一,應用非常廣泛。沈陽化工生產的PVC糊樹脂是PVC特種樹脂的一種,應用方式特殊,屬于PVC軟料。因其性能穩定、使用方便、制品性能優良等特性,被廣泛應用于一次性醫用手套、汽車膠、地毯地墊、塑膠地板、人造革、壁紙等產品的生產。沈陽化工是我國最早擁有萬噸級糊樹脂生產裝置的企業,并率先將自主研發糊樹脂新牌號成功投入工業化生產。目前,沈陽化工糊樹脂產能已達20萬噸/年,成為亞洲最大聚氯乙烯糊樹脂生產商和國內糊樹脂行業領軍企業之一。
在實現生產規模領先的同時,沈陽化工還在業內率先建設自主研發團隊,率先實現研發成果工業化,目前,自主研發牌號占比已超過60%。但企業發展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去年下半年以來,面對日趨激烈的市場競爭,沈陽化工依托遼寧省和中央企業中國中化控股有限責任公司(簡稱“中國中化”)的央地合作平臺,將企業發展與遼寧全面振興新突破三年行動和“十四五”發展目標相結合,在中國中化和氯堿事業部的大力支持下,開始與國內相關高校、科研院所進行溝通交流,尋求合作,攜手推動PVC糊樹脂及下游產業新質生產力提升。
在中國中化和氯堿事業部支持幫助下,沈陽化工最終在今年與北京化工大學達成合作,共建聯合研發中心。聯合研發中心將通過產學研緊密結合的模式,匯聚雙方優勢資源,針對PVC糊樹脂的關鍵技術難題進行攻關,加速PVC糊樹脂領域科技成果從實驗室走向生產線的步伐,推動和加快科技成果的轉化與應用,進而促進遼寧省乃至全國相關產業的升級換代,為遼寧省經濟發展注入新的動力。同時,聯合研發中心也將為遼寧省培養更多高端化工人才提供重要的實踐平臺提升遼寧省在化工領域的科研能力和人才儲備,為地方經濟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智力支持。
在沈陽化工的發展規劃中,20萬噸/年糊樹脂只是起點,立足沈陽市,沈陽化工將以聯合研發中心為科技創新核心引擎,通過技術共享、資源共享等方式,吸引更多相關企業和機構落戶遼寧,形成產業鏈上下游的緊密合作,推動沈陽市乃至遼寧省在化工領域的產業集聚和協同發展,共同推動區域經濟的繁榮發展。
“在聯合研發中心這個平臺上,我們可以借助北京化工大學的儀器、設備、科研人才資源,破解長期困擾糊樹脂行業的一個難題:糊樹脂產品及其下游終端產品的產業鏈全周期檢驗分析,從而推動新產品研發和應用體驗的提升”。沈陽化工黨委書記、總經理陳蜀康在接受采訪時表示,作為亞洲最大聚氯乙烯糊樹脂生產商和國內糊樹脂行業領軍企業之一,沈陽化工正在努力通過“引外援、強內功”重塑公司研發體系,提升企業科技創新能力,助力中國聚氯乙烯糊樹脂行業探尋高端化、精細化、系列化發展之路。
“我們提供的是儀器、設備、科研人員和公平公正的檢測結果,同時,企業也為我們提供了從學術到應用的難得機會”。北化大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馬育紅教授介紹,學校非常重視聯合研發中心的建設,他今后將定期親赴沈陽化工為研發人員講授基礎理論和高校研發體系建設經驗,也期待能夠將師生的科研成果應用于糊樹脂及其下游產品的生產實踐,幫助沈陽化工加快高端新牌號的研發和應用測試。
90后博士宋長統是聯合研發中心的項目負責人,畢業于北化大的他是氯堿事業部為沈陽化工引進的高端技術人才,“在實驗室里,我們專注的是學術研究,只有到了企業,才有機會接觸到下游客戶,才能更加精準地研判產品的發展方向。”剛剛在這里工作兩個月的他,已經牽頭組織了手套專用料和氯醋糊樹脂等主力牌號的迭代研發項目,并正在組織團隊,根據具體客戶需求,朝產品差異化、定制化方向研發。他希望能夠通過聯合研發中心建設,引領沈陽化工研發人員的思維轉型,徹底重塑沈陽化工研發體系。他相信,未來,聯合研發中心還將發揮更大作用,在推動新產品研發提速的同時,能夠為沈陽化工和糊樹脂下游客戶提供一體化解決方案,助力中國糊樹脂、醫用手套和汽車膠等行業國際競爭力的整體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