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醇制烯烴智能控制技術達國際先進
更新日期:2024-6-27 來源:中化新網 編輯:氯堿網 |
在線收藏 |
|
6月20日,中煤陜西能源化工集團有限公司與北京賽普泰克技術有限公司合作完成的“大型甲醇制烯烴裝置智能控制及工藝優化技術研究與應用”,在北京通過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組織的科技成果鑒定。以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石油大學(北京)教授張來斌為主任的鑒定委員會認為,該成果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整體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其中甲醇制烯烴工業裝置的反應/再生/分離一體化工藝孿生模型及其應用處于國際領先水平,建議加快成果推廣應用。
中煤陜西公司2014年7月建成投產的180萬噸/年甲醇制烯烴裝置,采用國產化DMTO專利工藝技術,裝置控制具有多變量干擾、強耦合非線性的特點,常規控制難以使裝置長期處于最佳運行狀態。通過智能工藝建模、先進控制與優化,實現智能化操作與控制、節能降耗迫在眉睫。
該公司2021年與賽普泰克攜手合作,基于在線工藝孿生模型研究,開發了一體化的在線和離線工藝孿生模型,包括反應模型,再生模型、催化劑循環模型、分離模型等,以及操作優化與17個反應/再生/分離系統的智能精準控制模塊,形成大型甲醇制烯烴裝置智能控制及工藝優化技術系列成果。
中煤陜西公司煤化工事業部總經理楊雪峰介紹,該成果主要取得了三項創新。一是研發了甲醇制烯烴裝置的反應/再生/分離一體化工藝孿生模型,在線運行后的雙烯收率預測值和實際值(盤庫)相對平均誤差在1%以內,滿足了精準控制和操作優化的要求。二是首次研發甲醇制烯烴工業裝置專用智能精準控制與實時操作優化系統,實現工業裝置全流程自動化控制、智能優化運行,以及快速自動柔性生產調整,主要工藝參數波動大幅降低。三是基于甲醇制烯烴裝置的反應/再生/分離一體化工藝孿生模型和安全島控制理念,首次研發了甲醇制烯烴工業裝置的異常工況管理(安全避險)系統,實現對裝置異常工況偵測預警及在線分析,確保安全穩定運行。目前,該成果已獲國家發明專利授權6項。
據悉,2022年5月至2023年9月期間,MTO智能精準控制、操作優化及烯烴分離智能精準控制系統先后在中煤陜西公司煤化工廠區甲醇制烯烴裝置投用,實現MTO及烯烴分離裝置智能自動化運行,填補了國內MTO反再系統優化與控制領域的空白。運行結果表明,甲醇單耗降低0.6%(0.018噸甲醇/噸雙烯),能耗降低1.21%(5.08千克標煤/噸烯烴),碳排放降低0.66%(折8.35萬噸/年),經濟和社會效益顯著。同時,操作人員由操作者轉變為監控者,員工操作勞動負荷明顯降低,提升了員工的幸福感和認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