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5-3-11 來源:氯堿網 編輯:氯堿網 | 在線收藏 |
---|
據海關數據統計,2024年我國進口鹽1406萬噸,同比增加54.7%,進口地區主要集中在華北、華東、華南及東北地區,進口鹽來源主要地區為印度、澳大利亞及墨西哥,進口量及占比分別為:印度1107萬噸,占比78.8%;澳大利亞255萬噸,占比18.1%;墨西哥39萬噸,占比2.8%
我國進口鹽企業通常有以下特點:①主要分布在沿海及沿江地區,燒堿或純堿產能規模相對較大,對工業鹽采購穩定。②兩堿企業自建原鹽庫存容量較大,便于一次性儲存1-3個月工業鹽的消耗量。③簽訂長約合同,一般一年或兩年,成交單價具有明顯優勢。
(1)澳大利亞
澳大利亞西海岸北部有得天獨厚的曬鹽條件,是世界少有的天然鹽場。生產全過程都是機械化和自動化,一臺扒鹽機每小時可扒鹽1600噸。澳鹽質量通常優于國標GB/T5462-2015日曬工業鹽優級品,氯化鈉含量97.0-97.5%。澳洲各鹽廠都有自己專用碼頭,可運往世界各地。我國進口澳大利亞原鹽時間較久,進口量一直處于較高水平,隨著近些年當地新建鹽場陸續投產,澳鹽供應量或將持續增加。
(2)印度
印度約22.5萬公頃土地被規劃用于鹽業生產,如果全被利用,年產能估計可達3000萬噸,出口總量可以實現1000萬噸。其中,西海岸古吉拉特邦原鹽產量最大,海鹽和湖鹽均有生產;東海岸泰米爾邦產量相對較小,主要產海鹽;此外西部的拉賈斯坦邦和喜馬偕爾邦礦鹽儲量較大,處于商業化開采起步階段。印度原鹽生產以小作坊為主,產能小而分散,機械化運用不足,原鹽質量參差不齊。
印度鹽大多采取短單交易,產鹽期在前一年12月至次年5月,主要參考國內原鹽市場。印度鹽進口量通常集中在上半年,下半年成交量相對較少。2024年,國內原鹽市場價格處于較高水平,為降低成本壓力,下游部分企業選擇采購價格較低的印度鹽,為我國對印度鹽進口量再次出現新高的主要原因之一。
(3)墨西哥
墨西哥擁有世界最大人工曬鹽場,年產量約850萬噸,產鹽時間是每年一季度、四季度。墨西哥鹽主要出口到日本、美國等地,自用量較少。墨西哥鹽通常為長單合同,主要根據下游需求而定。墨西哥鹽質量相對較好,但運輸距離較遠,國內一般采用大船運輸,降低采購成本。2024年下半年,受物流成本較高影響,下游企業減少對墨西哥鹽的采購,11-12月國內下游企業未從墨西哥進口原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