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當前價格運行的問題看宏觀調控政策
更新日期:2005-7-13 編輯:氯堿網 |
在線收藏 |
|
在中央一系列宏觀調控政策措施的持續作用下,今年以來國民經濟運行情況良好,但也出現了一些新情況。一季度國內生產總值同比增長9.4%,預計上半年將增長9%以上,經濟繼續保持平穩較快增長;1-5月份城鎮固定資產投資增長26.4%,低于去年同期;煤電油運緊張狀態有所緩解;居民消費價格指數1-5月份同比上升2.4%,明顯低于去年同期;生產資料銷售價格大幅度上漲的勢頭得到初步抑制。
但今年以來經濟運行也出現了一些新情況。一是世界經濟和貿易增長速度減緩,許多初級產品價格出現下降;二是新糧上市價格下降,近兩個月部分生產資料價格如鋼材、水泥降價幅度偏大,鋼材中的線材銷售價格已跌破生產成本價,煤炭價格趨穩,低質煤價格略降。經濟運行的總體情況說明中央關于宏觀調控的決策是正確的,既抑制了部分行業過熱,又未導致經濟滑坡。今后宏觀調控的總體部署不宜變動,在繼續管好土地和信貸兩個閘門的原則下,為了防患于未然,針對新出現的問題,對某些環節的調控力度可適度微調,使松緊更加適宜。
一、價格運行的國際國內經濟環境發生了變化。
從世界經濟環境來看,目前世界經濟增長速度減緩,需求增幅明顯回落,特別是美國實行反通脹的緊縮政策,使我國經濟運行的外部環境發生了變化。4、5月份以來,世界主要初級產品價格如鋼鐵、有色金屬價格、許多化工產品價格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回落。這與去年世界經濟加速增長、需求快速增加、主要產品價格上漲的國際環境是不同的。另外,今年以來美元對主要貨幣的匯率在上升,影響到我國人民幣對其他主要貨幣的匯率也在上升,導致進口價格下降與出口成本上升,這與去年美元匯率下降的環境也不同。
從國內經濟環境來看,今年汽車行業已經進入調整期,生產增幅大幅度下降,產生的相關需求也大幅度下降;同時房地產行業的投資今年以來也出現逐月明顯回落的趨勢,其增長幅度明顯低于投資的平均增長幅度,對相關的鋼鐵、建材等需求增長也明顯減緩,由此引發建筑用鋼材價格已經連續十一周下降。加之最終消費增長的緩慢,前期出臺的控制固定資產投資過快增長、控制房價的過快上漲、控制資源性產品出口等一系列政策措施的持續作用,抑制了上游產品價格的過快上漲,使通脹的壓力明顯減小。
二、糧食價格出現下降,給農民增收增加了困難。
今年4、5月份,居民消費價格中糧食價格同比連續出現了1.7%和1.6%的下降,環比連續出現了0.1%和0.3%的下降。6月下旬,中等混小麥全國平均收購價格為每50公斤69.5元,比年初價格下降了9.7%,中等紅小麥價格為每50公斤68.01元,比年初下降了8.2%,中等白小麥價格為每50公斤72.02元,比年初下降了7.0%。早秈稻價格為每50公斤72.17元,比年初下降了5.3%,晚秈稻價格為每50公斤75.53元,比年初下降了2.2%。新糧上市的小麥價格下降幅度明顯大于沒有新糧上市的稻谷價格,豫鄂交界有些縣的新麥收購價已跌至每斤0.61元。目前新糧尚未大規模上市,糧食收購價格出現的明顯下降值得重視,如果在新糧大規模上市后,價格進一步下降,這將影響今年農民的收入增長,對此應進一步完善應對措施,穩定糧食收購價格,確保農民的收入增長。
三、生產資料出廠價格走勢與生產資料銷售價格走勢背離,價格運行情況更加復雜。
目前生產資料出廠價格與生產資料銷售價格的運行出現了反向變化,即生產資料出廠價格持續加速上行、漲幅明顯高于去年,而生產資料銷售價格漲幅明顯低于去年,且有回落的運行態勢,兩者呈現反向變化。這是在本輪價格上漲以來(2002年11月起)出現的新情況。1-5月份,生產資料出廠價格、采掘工業品出廠價格、原材料工業品出廠價格分別上漲7.7%、26.4%、11.1%,分別比上年同期提高2.2、18.8和4.5個百分點,其中5月份生產資料出廠價格、采掘工業品出廠價格、原材料工業品出廠價格分別上漲8.2%、34.1%和11.1%,均為今年的最高漲幅。與此相對應的是,生產資料銷售價格漲幅出現明顯回落。今年1-5月份,生產資料銷售價格上漲5.8%,漲幅比上年同期回落9.0個百分點。其中5月份生產資料銷售價格比上月下降1.0%,其中鋼材、有色金屬、化工產品這三大類重要生產資料產品價格分別比上月下降2.7%、1.9%和2.8%。另據全國價格監測機構的監測,鋼材交易市場價格已經連續十一周下降,目前多數鋼材價格已經低于年初的價格,其中建筑用鋼材價格比年初已經下降了10%左右,近兩個月鋼材降價幅度偏大,鋼材中的線材銷售價格已跌破生產成本價。這種生產資料出廠價格與銷售價格走勢相反的現象,是本輪價格上升以來(2002年末以來)還從未出現過的。一方面說明價格上升的成本壓力增大,一方面說明價格的需求拉動作用在減小,在某種程度上預示著經濟和價格的運行可能面臨新的變化,應引起密切關注。
四、化肥、住房價格上漲過快,對城鄉居民生產生活產生較大的影響。
去年以來,國家采取了許多抑制化肥價格上漲的措施,各地政府和價格部門也作了大量工作,遏制了化肥價格迅猛上漲的勢頭。但由于生產成本的上升及需求的增加,今年以來化肥價格上漲幅度仍然較大。根據各地價格監測機構的監測,5月份國產尿素的平均價格超過了1883元/噸,比上年同期上漲了324元,漲幅為17.21%。6月上半月,國產尿素全國平均零售價為1916元/噸,比今年年初上漲了4.23%。全國有8個省、區、市尿素的價格超過了2000元/噸,最高的價格達2130元/噸。而且,化肥價格進一步上漲的壓力仍然很大,這將對今年農民的增收帶來一定的壓力。另外,近兩年房價的上漲超過了居民收入的上漲,對居民生活產生了較大的影響。2004年,全國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實際增長7.7%,而全國商品住宅平均銷售價格上漲15.2%;今年一季度,全國35個大中城市商品住宅價格上漲10.5%,全國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實際增長8.6%。居民收入增長速度明顯慢于房價的上漲速度。由于房價上漲過快,居民收入增長又趕不上房價的上漲,導致居民買房的支出壓力逐年增大。由于住房是多年積攢、一次性集中支出的消費,因此房價的過快上漲既影響了居民的日常生活,又影響了消費需求的增長和經濟的協調發展。
五、下游產品價格上漲的動力減弱,在一定程度上出現漲幅減小或降幅加大的現象,上下游產品價格的傳導有減弱的跡象。
本輪價格上漲的特點之一就是上游產品價格上漲向下游產品價格傳導的程度大大的減弱。在兩年的上游產品價格大幅度上漲之后,去年下半年以來下游產品價格剛剛有所上升,目前又因為上游產品價格漲幅回落而出現漲幅回落的現象。從出廠價格來看,加工工業出廠價格漲幅已經由2004年9月份5.9%的近期最高漲幅回落到今年5月份2.7%的漲幅;一般日用工業品出廠價格已經由2004年10月份3.0%的近期最高漲幅回落到今年5月份1.9%的漲幅;耐用消費品出廠價格已經由2004年9月份3.2%的近期最小降幅增加到今年5月份3.5%的降幅。從居民消費價格來看,衣著類消費品出廠價格已經由1.0%的近期最小降幅增加到今年5月份2.2%的降幅;交通通訊工具消費價格已經由2005年2月份0.6%的近期最小降幅增加到今年5月份1.4%的降幅。
六、上游產品價格上漲的自我循環可能出現障礙。
本輪價格上漲的特點,不是上游產品價格上漲向下游產品價格上漲轉移,而是上游行業之間相互消化、自我循環,主要是靠汽車、房地產行業高速發展產生的巨大相關需求,消化了上游產品價格的上漲,使上游產業可以在一定時間內進行良好的循環發展。但今年以來,作為目前經濟增長的支柱產業之一的汽車行業發展進入調整期,1-5月份全國汽車產量僅增長4%,增幅比去年同期下降24.2個百分點,其中轎車生產量比上年同期增長0.9%,增幅下降36.7個百分點。另一個支柱產業房地產行業的投資,今年以來也出現逐月明顯回落的趨勢,1-2,3、4、5月分別累計增長27%、26.7%、25.9%、24.3%,其中5月份房地產投資僅增長17.9%,比當月城鎮固定資產投資增幅低約11個百分點。從發展趨勢上看,近期房地產投資增幅繼續下降的勢頭可能難以改變,這會對上游的鋼鐵、建材需求產生較大的影響,上游產品價格上漲的需求動力消失,甚至使相關的上游產品價格出現下降。目前建筑用鋼材價格已經連續十一周下降,建筑用鋼材價格比年初價格已經下降了6%以上,一些品種的價格每噸比年初下降了1000元左右。這一變化值得高度關注。
七、企業消化上游產品價格上漲的能力在減弱。
由于上游產品價格大幅度上漲而工業消費品價格持續低迷甚至下降,今年以來企業經濟效益出現了明顯的回落。1-5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比去年同期增長15.8%,增幅比上年同期減少27.9個百分點。其中石油加工及煉焦業全行業虧損,1-5月份凈虧損10.3億元;化纖行業利潤下降44.4%;交通運輸設備制造業利潤下降48%;建材行業利潤下降31.3%;電力行業利潤下降18.8%;電子通信行業利潤下降7.3%。1-5月份規模以上工業虧損企業虧損額同比增長56.1%,其中國有及國有控股虧損企業虧損額增長77.5%,而去年同期分別為增長0.4%和下降8.9%。上述情況說明,由于石油、煤炭等基礎產品價格的大幅度上漲,企業的利潤大幅度減少,而虧損在大幅度增加。而且,企業經濟效益的下降,不僅僅是下游行業的普遍現象,許多上游行業也同樣出現了經濟效益下降的現象。隨著石油價格的進一步上漲,以及電力、運輸價格的上升,企業經濟效益下降的現象將更加嚴重和廣泛,對此應高度警惕。
鑒于目前價格運行的國際國內形勢發生了一定的變化,價格運行出現了一些新的變化,因此國家的宏觀調控政策要有一定的靈活性,根據經濟形勢的變化要進行適當的微調。但是,基本的經濟政策要保持連續性與穩定性,今后宏觀調控的總體部署不宜變動,宏觀經濟政策不宜隨市場的輕微變化或偶然變化就頻繁調整,要給市場自身調節的時間與環境,特別是對于老百姓歡迎、對經濟長遠發展有利的政策,即使遭到部分人的反對,也應堅持。對于前期宏觀政策措施取得的調控效果要有正確的判斷,對于調控效果在預期之內、現實效果符合調控目標方向但尚未達到調控目標的,應堅決堅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