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季經濟運行仍存三大問題 央行繼續穩健貨幣政策
更新日期:2005-5-27 編輯:氯堿網 |
在線收藏 |
|
央行七方面工作確保繼續平穩較快增長
中國人民銀行今日發布的第一季度貨幣政策執行報告稱,當前我國加強和改善宏觀調控的成效逐步顯現,但經濟運行中仍然存在著固定資產投資規模偏大、煤電油運供應偏緊、
經濟增長質量偏低與浪費并存等問題。此外,由于一季度我國貿易順差和外匯儲備快速增長,貨幣政策有效性面臨嚴峻挑戰。
人民銀行稱,由于目前在建項目規模很大,未完成的投資項目一般具有不可壓縮的剛性,預計下一階段固定資產投資完成額仍可能保持較快的增長速度;我國對外貿易的發展環境較好,但存在原油價格波動、原材料價格上漲、貿易摩擦升溫等制約因素;通貨膨脹壓力仍需關注。總體看,2005年我國經濟仍會保持平穩較快增長的態勢。
下一步,人民銀行將繼續執行穩健的貨幣政策,合理調控貨幣信貸總量,既要支持經濟發展,又要防止通貨膨脹和防范金融風險,重點做好七方面任務:
———進一步完善間接調控機制,保持貨幣信貸合理增長。增強公開市場操作應對外匯、財政和現金等因素沖擊的有效性,擴大貨幣調控空間。
———繼續深化利率市場化改革,充分發揮價格杠桿的調控作用。密切跟蹤宏觀經濟動向,關注物價水平和資產價格走勢,發揮好價格杠桿的調控作用。
———堅持區別對待、有保有壓,發揮好信貸政策在加快結構調整中的作用。繼續加大對農業等經濟薄弱環節的貸款支持力度。密切跟蹤房地產市場變化,加強各項政策之間的協調配合。
———適當控制中長期貸款,促進信貸期限結構優化。研究建立商業銀行存貸款期限匹配狀況監測體系,向錯配程度較高的商業銀行提示風險,并要求其限期整改;對在規定期限內未達到要求的商業銀行,采取措施抑制其發放中長期貸款。
———大力培育和發展金融市場。做好工商銀行、建設銀行、交通銀行設立基金管理公司試點工作,爭取盡早發行基金;培育企業年金、保險基金、境外合格機構投資者等投資者有序進入銀行間債券市場。
———加快推進金融企業改革。做好國有商業銀行股份制改造工作,研究政策性銀行、資產管理公司的職能定位;研究和論證農村金融改革總體方案。
———進一步深化外匯管理體制改革,促進國際收支平衡。便利和規范貿易活動;進一步疏通資金合理有序流出渠道;積極培育發展外匯市場;加強外匯資金流入和結匯管理;進一步加強對外商投資企業和外資銀行的外債管理,控制外債特別是短期外債過快增長的勢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