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1-13 來源:中國氯堿網 編輯:氯堿網 | 在線收藏 |
---|
從十多年的市場監測數據發現,PVC市場的最低點出現在2015年的12月中旬,之后再一次出現的價格低谷為2020年的4月初。十多年間的價格峰值出現在2021年的10月中上旬,達到歷史新高。
整體來講,2021年國內PVC市場起伏變動較大,價格波動頻繁,出現了創歷史新高的行情,但同時也出現了短時間內的急速上漲和下跌現象,全年最低價和最高價價差達到了7400-7700元/噸。
全年PVC市場運行特點概括如下:
1)2021年國內電石等原材料行情不斷拉升,國際PVC供應短缺造成出口訂單增加,各省市能耗雙控措施使得PVC企業開工降低等多種因素綜合作用造成PVC出現較高價位運行的情況。
自2021年3月份開始,內蒙古發改委率先印發了《關于確保完成“十四五”能耗雙控目標任務若干保障措施》的通知,受“雙控”影響,烏海、烏蘭察布、鄂爾多斯等多地電石生產企業普遍降低了開工負荷,其中部分能耗控制嚴格的區域,電石爐綜合開工率維持在約4成。后續寧夏、陜西等地陸續出臺限電政策等,造成了國內電石主產區產量快速下降,電石供應短缺現象突出。以西北地區為例,年初電石出廠價格為3650-3850元/噸,10月20日左右普遍最高漲至8000元/噸,平均漲幅高達113%,同時華北、華中地區PVC生產企業以外購電石為主,采購價格更是在8000元/噸以上,PVC成本居高不下。多地區能耗雙控措施的執行,造成電石原材料供應短缺,價格一路攀升。
2021年國際市場PVC供應短缺,外盤報價相對較高。1-2月,美國受極寒天氣影響,當地多套PVC裝置出現停車,國際PVC供應出現緊缺,市場報盤出現大幅上漲。9月份美國又受到颶風天氣影響,有超過300萬噸PVC裝置停車,造成國際PVC供應再次緊張,拉動了整個國際市場報價不斷走高。同時國際上疫情持續,船運緊張、海運費上漲等因素,帶動了外盤報價不斷拉升。美國、歐洲、韓國等PVC裝置因不可抗力、故障等開工降低或停產,造成PVC供應有限。同時,東北亞、東南亞及印度需求增長,拉動了如中國、中國臺灣地區的PVC外盤報價不斷提高。2021年內國內PVC企業外貿訂單放量,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國內供需關系,推動行情提升。
受能耗“雙控”影響,2021年內不少地區PVC企業開工下降,階段性的PVC產量出現明顯減少。一季度末開始,華北、華中、西南等地區的PVC企業開始出現因電石到貨不足降低開工。尤其9月份因能耗控制原因,江蘇、廣東、河南、山東大部分PVC企業生產負荷有所下降,有的企業開工率最低僅為20%。并且內蒙、陜西、山東配套電石產業的PVC企業也不少因電石廠限產,不能達到正常運行狀態。
同時,2021年大宗商品及PVC期貨市場表現活躍,盤面漲跌幅較大,對現貨市場有一定影響。
2)因企業產業鏈配套情況不同,2021年國內PVC企業經營利潤差異較大。
2021年在能耗“雙控”、出口活躍等因素影響下,國內PVC市場價格在較長時間內維持在高位,但PVC生產企業經營情況有很大差異,在華北、華中以及東北等以外購電石為主的區域,企業經營情況受成本制約非常明顯。
PVC主要原料電石的地域性分布明顯,西北地區產量約占全國總產量的90%,東部電石法PVC企業大部分通過外購電石的方式進行生產。9月份西北電石裝置在“雙控”政策影響下,整體開工負荷出現較為明顯的下調,送至東部地區的電石貨源緊張,造成當地PVC企業成本壓力驟升。西北氯堿企業的自配套電石同樣受到“雙控”政策影響,由向外供應電石轉為高價采購電石,自身運營成本提升。整體而言,內蒙、寧夏、陜西等自配套完善的PVC企業在2021年雖然受到有階段性電石供應緊張的情況,但受制約較少,利潤情況較好。而山東、河南、河北和黑龍江等地多數PVC企業無電石原料供應基地,受成本牽制大,甚至虧損情況時有發生。此外,2021年以外購乙烯為主的乙烯法PVC企業利潤狀況良好,東北亞和東南亞CFR乙烯全年均價為1058美元/噸和1013美元/噸,原料供應穩定。
3)10月下旬開始,各地方受能耗“雙控”的影響逐漸減少,PVC供應量增加及電石采購成本下降造成PVC行情出現較大幅度回落。同時國內煤炭等不少大宗商品行情開始下跌,PVC期貨也隨之下調,受此影響,國內PVC現貨行情也出現較大幅度回落。
更多PVC精彩內容請關注《2022版中國聚氯乙烯行業深度研究報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