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ode id="yquec"></code>
    <code id="yquec"></code>
    <li id="yquec"></li>
    <code id="yquec"></code>
    <rt id="yquec"></rt>
  • PVC 糊樹脂 電石 | 燒堿 液氯 鹽酸 原鹽 | 甲烷氯化物 環氧氯丙烷 環氧丙烷 氯化石蠟 氯乙酸 ADC發泡劑 | 國際資訊
    >> 您現在的位置:氯堿網 >> 新聞頭條 >> 詳情

    李壽生:為建設石油和化學工業強國不懈奮斗

    日期:2018-11-26 來源:中國化工報  編輯:氯堿網   在線收藏
        1978年中國共產黨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召開,標志著中國歷史進入改革開放新時期,這一年也成為改革開放的開端。40年間,我國經濟激蕩騰飛,國內GDP翻了225倍,對外開放帶來工業的巨大進步,石油和化學工業也取得了舉世矚目的發展成就,迅速成長為世界石油和化學工業大國,創造了世界石油和化學工業發展歷史上的奇跡。
      今年正值改革開放40周年,中國化工報組織采訪了行業的專家學者,請他們暢談40年間我國石油和化學工業發生的巨大變化,以及為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作出的重大貢獻。
      改革開放40年來,石油和化工行業堅定不移推進改革開放偉大事業,為建設石油和化學工業強國、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作出了巨大貢獻。那么在此期間石油和化工行業取得了哪些舉世矚目的輝煌成就,獲得了哪些改革發展的寶貴經驗,將如何實現向石油和化學工業強國轉變。中國化工報記者就此專訪了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會長李壽生。
      記者:改革開放至今,我國已成為世界石油和化學工業大國。這40年間,行業取得了哪些主要成就,創造了哪些奇跡?
      李壽生:40年來,我國石油和化工行業取得了舉世矚目的發展成就。一是產業規模躍居世界前列,2017年,行業主營業務收入達到13.8萬億元,實現利潤總額8462億元,分別是1978年的182倍和50倍,產業規模位列世界第二;建立了從油氣勘探開發、石油煉制、煤化工、鹽化工到農用化工、橡膠化工、醫藥化工,再到化工新材料、精細化工、化工裝備等涵蓋各專業領域、上下游相互銜接、齊全配套的工業體系。
      二是經濟體制改革碩果累累,普遍建立起了產權清晰、權責明確、政企分開、管理科學的現代企業制度,一批具有自主經營、自負盈虧、自我約束經營機制的石化企業發展壯大起來,成為市場經濟的微觀主體。從新中國成立初期僅有縣以上企業5400家,快速發展到2017年規模以上企業約3萬家,形成了包含多種所有制、多種經濟成分的企業格局,建成了一批石化產業基地,形成了一體化、集群化發展的新優勢。
      三是自主創新能力大幅攀升,攻克了一大批長期制約產業升級的核心關鍵技術,研制出12000米特深井石油鉆機、煉油全流程技術裝備、乙烯以及芳烴成套技術裝備等。特別是現代煤化工產業攻克了大型先進煤氣化、合成氣變換等世界級技術難題,走在了世界煤化工產業創新發展的前列。在可燃冰、石墨烯、納米材料、3D打印材料、先進膜材料以及煤油混煉等前沿領域也取得了一批革命性技術成果。
      四是綜合能耗和“三廢”排放顯著下降,先后引進推廣了EHS安全生產管理制度、責任關懷制度、能效領跑者發布制度、碳核查碳交易制度等,積極開展綠色產品、綠色工廠、綠色園區評價與創建活動,推進從產品設計、生產開發、產品包裝、產品分銷直到回收處置利用的全產業鏈綠色化,初步建立起行業綠色產業體系。我們下大氣力開展綠色環保技術攻關,在“三廢”治理方面推廣應用了一批綠色環保先進技術。同時,加快通用節能低碳技術推廣,減少二氧化碳排放。以“十二五”為例,化工行業萬元工業增加值能耗累計下降22.5%,合計實現節能量約6125萬噸標準煤,折合二氧化碳減排量約1.6億噸;化學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持續下降。
      五是積極“引進來”和“走出去”,形成了全方位多層次對外開放格局。2017年,全行業進出口總額達到5833.7億美元,其中化學工業進出口總額達到3289.4億美元。世界500強中的石油和化工企業都已在中國投資設廠,設立研發中心和生產基地。我國石化企業也主動打入國際工程建設和油氣勘探開發市場,承攬工程、建設項目、開發資源。特別是“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后,石油和化工資源開發類、產能合作類、工程技術服務類、國際貿易類等四大類企業積極“走出去”,構建以國內高端特色化工園區為起點,以中東、東南亞、中亞和俄羅斯等石化產業園區為中間戰略支點,以中東歐高端精細化工園區和非洲石化園區為終點的化工產業鏈,更廣更深地融入全球石化供應鏈和產業鏈,形成國際競爭新優勢。
      記者:在改革開放40年的偉大征程中,石油和化工行業經歷了重重考驗,那么這一時期行業獲得了哪些基本經驗?
      李壽生:40年的開創性實踐積累了寶貴的經驗,概括起來就是六個“必須堅持”。第一,必須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指導。我們始終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指導,廣大干部職工始終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旗幟,自覺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把端正思想路線作為打開改革開放新局面的突破口,從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變,從閉關鎖國向全方位開放轉變。
      第二,必須堅持解放和發展生產力的改革目標。圍繞解放和發展生產力,我們一方面抓量的積累,在全行業的共同努力下,經濟總量迅速攀升;一方面抓質的提升, 實施科技興化和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全力推進科技創新和綠色發展,突破了一大批關鍵核心技術,為行業向價值鏈中高端邁進提供了強有力支撐。
      第三,必須堅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改革方向。我國政府積極推進宏觀調控下的市場化改革。一是充分發揮看得見的手和看不見的手的各自優勢,保證經濟既充滿活力、富有效率,又平穩運行、健康發展;二是毫不動搖地鞏固和發展公有制經濟,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培育了世界級大型企業集團,發展了創新型民營企業;三是堅持和完善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既鼓勵先進、提高效率,又注重社會公平,普遍提高了職工的生活水平。
      第四,必須堅持和尊重敢為天下先的首創精神。改革開放是大舞臺、大學校、大考場。在這個大舞臺上,鍛煉出一大批德才兼備、勇于創新、敢于擔當、有膽有識的企業家,培養出一大批刻苦鉆研、勇攀高峰、攻克關鍵核心技術的科技創新帶頭人。在這所大學校里,培養出一支政治強、作風硬、技術精的干部職工隊伍。在這個大考場上,涌現出一大批先進企業、優秀干部和勞動模范。廣大干部職工以勤勞勇敢、自強不息的風范,艱苦奮斗、嚴細實快的作風,時不我待、只爭朝夕的精神,奮力走好改革開放的長征路,為發展石油和化學工業作出重要貢獻。
      第五,必須堅持整體推進和重點突破相結合的科學方法。近年來我們重視典型引路、整體推進,選擇一批企業或領域先行試點,對成功經驗和做法進行總結,在全行業推廣取得了很好效果。這種統籌規劃、重點突破、點面結合、整體推進的改革推進方式,既有效控制了風險,又使成功經驗迅速推廣,為新時代深化改革、擴大開放、探索新的發展方式和體制模式提供了寶貴經驗。
      第六,必須堅持科學謀劃改革開放的“頂層設計”。石油和化學工業40年的快速發展,得益于堅持好、落實好改革開放的“頂層設計”。上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以顧秀蓮同志為首的化工部黨組接過深化改革開放的重任,按照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總要求,高瞻遠矚地作出“科技興化”“發展外向型經濟”和“學吉化”的戰略部署 ,極大地調動了全行業的積極性和創造性,為全面深化改革開放,迎接石油和化學工業的大發展大繁榮,奠定了基礎。40年來,石油和化工行業的管理體制從化工部到石化局,再到石化聯合會,從“六五”計劃到“十三五”規劃,再到進入新時代,始終堅持了“初心不改”“目標不變”,用行業整體團結的力量,取得行業發展的巨大成就。
      記者:石油和化學工業進入了發展的新時代,那么行業應當從哪些方面進行發力,實現由石油和化學工業大國向石油和化學工業強國的轉變?
      李壽生:在新時期,全行業要以進一步激發市場主體和生產要素的潛力與活力,培育行業發展的新動能,在新時代新征程中加快向石油和化學工業強國跨越。
      一是要全面深化體制機制改革,繼續推進油氣等資源性產品價格機制改革,深入實施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制度,加快建設和完善企業征信系統,進一步完善油氣等資源性產品的財稅體制;培育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優勢的企業和企業集團,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積極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培育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優勢的企業和企業集團;形成新舊動能轉換的長效機制,制定科學嚴格的節能、安全、質量、環保等標準和準入條件,有序淘汰不達標的落后產能,嚴控新增低端產能,對戰略性新興產業充分發揮市場機制作用,加大引導和扶持力度,促進行業高端發展、綠色發展、差異化發展和可持續發展。
      二是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 建立和完善產學研深度融合的行業創新體系,建設一批具有領先水平的行業科技創新平臺,突破一批長期制約行業發展的重大關鍵核心技術與裝備;完善促進科技創新的體制機制,強化知識產權創造、保護、運用,完善科技成果轉化激勵評價制度,加強技術交易平臺建設,積極發展技術市場,促進科技成果的資本化、產業化。
      三是深入實施綠色可持續發展戰略,建立行業綠色發展標準體系,加快制定綠色產品、綠色工廠以及綠色園區的評價標準,建立行業綠色可持續發展的標準體系,形成循環高效低碳的綠色生產方式,全面加強質量管理,建立和完善品牌培育管理體系;深入推進責任關懷,培育綠色生態產業鏈,加快構建綠色可持續發展的長效機制,建立責任關懷激勵機制,推動更多企業和園區實施責任關懷;推進綠色技術創新,重點攻克油品及大宗化工原料綠色制備技術、“三廢”排放與資源化利用技術、土壤修復技術、高效節能技術術等長期困擾行業發展的重大技術難題,進一步壯大節能環保產業,使行業能耗和排放主要指標顯著下降,綠色可持續發展水平走在工業部門的最前列。
      四是務實推進“一帶一路”石油和化工園區建設,打造上下游聯動、國內外互濟的全球石化產業鏈,推動“一帶一路”產能合作向高質量發展轉變,加快中東、非洲、中東歐、俄羅斯以及東南亞等地區的“一帶一路”產能合作園區建設,以大型骨干石化企業入駐帶動產能合作類、工程技術服務類、資源開發類、國際貿易類等上下游配套企業協同入駐,構建上下游聯動、國內外互濟的全球產業鏈。
      五是建設新時代先進文化,培育思想過硬、技術過硬、作風過硬的創新型人才隊伍,不斷提高企業的管理水平和廣大干部職工的業務素質;建設一支思想過硬、技術過硬、作風過硬的創新型人才隊伍,支持企業家專心創新創業,培養造就一大批具有全球戰略眼光、創新能力和社會責任感的企業家,進一步弘揚勞模精神和工匠精神,培養一支高技能職工隊伍,加快改革和完善人才發展機制,讓各類人才脫穎而出,讓人才的活力競相迸發。
    新聞快報
     
    久久久久久精品久久久久| 国产综合成人久久大片91| 久久天天躁夜夜躁狠狠躁2020|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久久精品| 97久久国产露脸精品国产| 久久久久久久久无码精品亚洲日韩 | 99精品久久99久久久久| 久久伊人五月天论坛| 精品久久久久久无码中文字幕一区 | WWW国产亚洲精品久久麻豆| 嫩草伊人久久精品少妇AV| 狠狠综合久久AV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久久久中文字幕一区| 久久精品毛片免费观看|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麻豆不卡| 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亚洲| 色综合91久久精品中文字幕| 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观看| 久久综合琪琪狠狠天天| 色综合久久无码五十路人妻| 亚洲精品tv久久久久久久久| 亚洲欧洲久久久精品| 精品久久久无码人妻中文字幕豆芽 | 99久久精品国产亚洲| 久久高清一区二区三区| 奇米影视7777久久精品人人爽| 三级韩国一区久久二区综合| 二区久久国产乱子伦免费精品| 激情久久av一区av二区av三区| 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二区二区| 99久久精品免费精品国产| 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福利| 亚洲av伊人久久综合密臀性色 | 久久夜色精品国产亚洲AV动态图| 国产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九九电影 | 国产精品成久久久久三级| 久久综合九色综合久99| 国产香蕉久久精品综合网|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成人| 91精品国产色综久久| av无码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