燒堿:產需續增 鹽電供應仍緊
更新日期:2005-1-19 編輯:氯堿網 |
在線收藏 |
|
在各種因素綜合影響下,2004年國內市場燒堿價格逐步攀升。一季度受春運影響,價格先是慣性下滑,后止跌企穩;二季度隨著下游需求回升,價格先觸底反彈,后小幅波動;下半年價格一路攀升,達到歷史新高。
據分析,推動2004年國內市場燒堿價格上揚的主要因素:
一是受到電力和原鹽的成本推動。電在燒堿生產中占成本的62.3%。2004年上半年氯堿行業優惠電價被取消,下半年平均每千瓦時電價又上調5分左右,燒堿生產成本急劇增加。而原鹽在燒堿生產中占成本的17%。我國鹽產量的80%供工業用,2004年由于燒堿和純堿產量增加,多耗原鹽約330萬噸,而全國原鹽產量只增加約223萬噸,因而造成下半年國內原鹽供應異常緊缺,價格創歷史新高,從而使燒堿企業生產成本大幅提升,刺激了其價格的上漲。
二是受下游需求拉動。據不完全統計,2004年1~10月份,國內主要耗堿行業中,粘膠纖維產量同比增長17.6%,紙漿產量同比增長18.1%,氧化鋁產量同比增長13.6%,染料及其中間體產量同比增長16.7%,洗滌劑產量同比增長9.3%,稀土冶煉產量同比增長18.2%,農藥產量同比增長10.8%。下游行業發展,對拉動燒堿消費增長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預測2005年國內市場燒堿銷量將繼續增加。影響市場走向的主要因素:
一是在下游行業中,氧化鋁、粘膠纖維、造紙、染料等主要耗堿行業將延續旺盛的需求態勢。據預測,全國燒堿消費總量,2005年為1051萬噸,2006年為1150萬噸,2007年為1255萬噸,2008年為1367萬噸,2009年為1485萬噸,2010年為1611萬噸。
二是受運輸制約,液堿區域市場特征明顯。目前使用的液堿汽車槽車運輸能力已減少50%以上,預計靠汽車運輸的用戶液堿用量將萎縮。公路運輸緊張局勢,又會影響到水運、鐵運,使運輸費用全面提升,從而促使液堿呈明顯的區域市場特征。
三是從經濟運行趨勢分析,水、電、氣、煤、原鹽資源緊張狀況今年難改,能源和原材料將繼續緊缺,價格也將居高不下。預計2005年純堿耗鹽1393萬噸,燒堿耗鹽1184萬噸。從原鹽產能看,是大于需求的。但由于海鹽要到中春才能收鹽,加上有些海鹽產區受災以及有些項目在下半年投產,目前存在蓄意儲鹽現象。因此,在原鹽形成能力前,今年上半年,仍將暫時出現鹽產品供應緊張局面,原鹽價格也將保持高位,進口鹽用量將加大。原材料價格在2005年延續漲價態勢,燒堿生產部分利潤將被原材料漲價因素蠶食,綜合收益將出現回落。
四是燒堿與氯氣的平衡問題始終是氯堿工業發展的恒定矛盾。電解鹽水溶液時,按固定質量比例(1∶0.88∶0.025)同時產出燒堿和氯氣、氫氣,對燒堿和氯氣的需求結構不一定符合燒堿和氯氣的供給結構,因此出現了燒堿和氯氣的供需平衡問題。由于液氯及其衍生物是氯堿企業的利潤源泉,氯產品市場波動會直接牽動燒堿價格起伏和裝置開工情況。
五是隔膜電解槽技改后,產量將增加。全國隔膜堿產量占燒堿總產量的67%左右。目前有許多氯堿企業采用擴張陽極改性隔膜技術,生產電流由47千安提高到53千安,每噸隔膜堿可節電70~140千瓦時,產量提高10%左右,預計今年全國可增產近百萬噸燒堿。
六是燒堿擴容情況。據統計,2004年10月底,全國已形成燒堿年產能力1196萬噸,2010年前有擴產計劃的企業共91家,將新增產能633萬噸(含規劃項目128萬噸/年),2004年實際增加產能174萬噸,受電力、原鹽供應緊張影響,新增產能不能全部達產,全年實際增加產量約105萬噸。預計2005年上半年增產幅度將較大,但下半年增產幅度會趨平穩。按全國燒堿擴容速度與消費增長速度比較,燒堿供應缺口將被逐漸彌補。目前燒堿價格上漲應該是短期的。隨著原鹽和電力供應趨好轉,加上國內新增裝置紛紛投產,預計價格會慢慢回落。從長遠看,燒堿過剩是市場發展的大趨勢,切不可盲目樂觀。
(鄭結斌、李靜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