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道部與河南省人民政府簽署鐵路建設合作《會談紀要》
更新日期:2004-12-3 編輯:氯堿網 |
在線收藏 |
|
為進一步加快河南省鐵路建設、擴大鐵路運輸能力、促進地區經濟社會發展,今天下午,鐵道部黨組書記、部長劉志軍一行,在鄭州黃河迎賓館與河南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李克強和省委副書記、省長李成玉就加快河南鐵路發展舉行會談。劉志軍和李成玉分別代表鐵道部和河南省人民政府簽署了鐵路建設合作《會談紀要》。
會談中,劉志軍首先代表鐵道部感謝河南省委、省人民政府長期以來對鐵路工作的大力支持。他對加快鐵路建設的必要性和緊迫性作了闡述。他指出,根據黨的十六大精神和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提出的科學發展觀的要求,鐵道部黨組確定了實施鐵路跨越式發展的思路。加快鐵路發展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客觀要求。當前煤電油運緊張,已經對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形成了嚴重制約。實際上,現在電力緊張的主要原因是鐵路運力不足,難以滿足煤炭運輸需求。從長遠看,鐵路發展滯后,難以支撐我國工業化進程。我國資源分布主要集中在西部、北部,而加工業主要在東部沿海,大宗貨物運輸主要靠鐵路,需要建設發達完善的鐵路網。此外,鐵路發展滯后,對國家能源安全十分不利。我國石油儲量少,對進口石油依賴性大。由于鐵路能力緊張,大量煤炭、礦石使用汽車運輸,這種以高級能源換低級能源的做法決非長久之計。劉志軍說,落實科學發展觀,走新型工業化道路,緩解煤電油運緊張狀況,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奮斗目標,必須加快鐵路發展。
劉志軍介紹了當前鐵路建設的形勢。他說,今年年初,國務院常務會議討論并原則通過了《中長期鐵路網規劃》,確定了到2020年我國鐵路發展的宏偉藍圖。各省市自治區加快發展鐵路的積極性空前高漲,鐵道部已與20多個省市自治區簽訂了共同加快鐵路建設的協議。在國務院的大力支持下,一大批鐵路建設項目獲得批準立項,新一輪鐵路建設高潮已經到來。
劉志軍在會談中說,加快河南鐵路建設意義重大。他指出,首先是河南省加快發展的需要。河南地處我國中部,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區位優勢極為明顯。早日建成鄭州至西安、鄭州至武漢、鄭州至北京客運專線,可以大大縮短鄭州與北京、西安、武漢、廣州等大城市間的旅行時間,極大縮短省內城市間的旅行時間,實現人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的快捷暢通,對增強河南省與全國各地的交流,促進地區經濟協調發展具有重要作用。其次,河南是我國煤炭基地之一,加快鐵路建設,特別是加快侯月線擴能改造、焦柳鐵路洛陽至襄樊段電化,可以提高鐵路通道運輸能力和運輸質量,將對河南煤炭產業的發展及周邊地區煤炭供應起到重要的保證作用。同時,河南是人口大省,人員快速流動需要鐵路運力的支持。
劉志軍向河南省領導介紹了河南鐵路發展的總體框架。構筑快速通道,就是建成鄭州至西安、鄭州至武漢、鄭州至北京客運專線,實現客貨分線運輸,為客流、貨流大出大進提供條件。改造既有鐵路,就是實施新菏及侯月鐵路擴能工程、焦柳鐵路洛陽至襄樊段電化等既有線改造項目,提高既有鐵路質量和能力,緩解當前運力不足的狀況。點線能力配套,就是適應新建鐵路和既有線改造的要求,繼續強化鄭州鐵路樞紐建設,完善樞紐功能,抓緊建設鄭州集裝箱中心站,把大通道能力充分發揮出來。完善區域路網,就是根據河南省的建議和通道運量增長需要,對區域內有關鐵路建設項目進行研究,力爭早日建設。
李克強在會談中說,河南省地處中原,充分發揮區位優勢對于經濟社會發展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而區位優勢的發揮最重要的是依賴鐵路的發展和路網的完善。李克強在聽取鐵道部關于河南省鐵路建設規劃的介紹時說,這個規劃非常振奮人心。實現這一規劃將對河南省經濟社會發展創造極為有利的條件。河南省非常愿意按照這一規劃把鄭州建成鄭西、鄭武、京鄭客運專線的中心。他表示,這是一件雙贏的大好事。河南省將與鐵道部共同努力,加快河南鐵路發展。李成玉說,中國的人口和資源分布,決定了作為經濟大動脈的鐵路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河南省一定要把鐵路建設作為發展地方交通的一次機遇,看成是支持河南經濟發展的重要基礎,加強與鐵路各部門的配合,落實好《會談紀要》,為鐵路建設的順利推進打好基礎。
會談后,劉志軍、李成玉分別代表鐵道部和河南省人民政府簽署了鐵路建設合作《會談紀要》。《會談紀要》指出,為適應河南省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緩解鐵路“瓶頸”制約,增強區位經濟優勢及全國各地的合作交流,部省雙方將共同努力,合力推進河南境內鐵路建設。部省雙方共同建立鐵路建設協商工作機制,組成聯合工作小組,共同研究決策鐵路建設的重大問題,推進河南鐵路建設與發展。
河南省委常委、秘書長李柏拴,副省長李新民、史濟春以及鐵道部、河南省有關部門負責同志出席會談和簽字儀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