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資改革:有關工作完成重要轉變
更新日期:2004-12-1 編輯:氯堿網 |
在線收藏 |
|
2004年11月30日上午10時,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召開新聞發布會,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主任李榮融在會上詳細介紹了國有資產監督管理體制改革和中央企業改革發展工作等方面情況。會上,他對近兩年的國有資產改革進行了總結,高度評價了目前國有資產改革方向的正確,并稱國有資產改革完成重要轉變,成績有質的變化。
在回答記者提問前,李榮融向記者介紹了國務院國資委成立近兩年多來,國有資產監管工作和國有企業改革的進展情況,他說,這兩年是“國有資產改革不斷深化的兩年”,因為,由原來用“國有企業改革的推動來推動國有資產管理體制的改革,轉變為十六大以后,主動用“國有資產管理體制的改革來推進國有企業的改革。”這一重要轉變。他說,這兩年所取得的成績有質的變化,國有經濟布局和結構也邁出了新的步伐,我們國有資產管理體制改革的成果開始顯現。
李榮融坦誠20個月來很辛苦,但一談到工作,又精神倍增起來。他說,從國有資產監管職能來看,國資委工作主要表現在6個方面:
一是新的國有資產監管機構的組織框架初步建立,31個省、自治區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都建立了國資委;二是國有資產監管法規體系進一步完善;三是建立了落實國有資產經營責任的業績考核等相關制度,把國有資產保值增值的責任進一步落實;四是進一步加強了國有企業監事會工作;五是加強了國有資產的基礎工作,原來那套數據系統都進行了重新的部署。原來的企業工委管人,不管事,也不管資產,現在的國資委把管資產與管人管事相結合,基礎工作量很大;六是國有產權交易的監管工作得到加強,原來產權的交易很不規范,所以這項工作要進一步加強。
從國有企業改革的進展情況看,李榮融認為國有資產管理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化,特別是各級國資委的組建,有利地促進了國有企業的改革和發展。他說,這主要表現在8個方面: 一是國有大型企業股份制改革取得積極進展;二是公司治理結構進一步完善;三是國有企業兼并破產工作穩步推進;四是主輔分離輔業改制工作取得實質性進展;五是中央企業布局和結構調整取得新的進展;六是國有企業改制和國有產權轉讓進一步規范;七是中央企業分離辦社會職能試點工作基本完成,這項工作2004年主要是中石油、中石化和東風汽車,在財政部的支持下,企業辦社會的職能加以剝離,主要是學校,還有一些公安機關全部剝離。八是中央企業人才工作進一步加強。
李榮融強調,經過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國有企業效益、銷售收入和實現利潤都得到了明顯的增長,今年情況總體來說比面上要好得多。這些結果應該說再次證明,深化國有資產管理體制改革這樣重要的決定是十分正確的。十六大做出這樣的決定,是總結了以前國有企業改革和發展的經驗和問題,提出的一項重大改革。這一年零八個月的實踐,可以說這個決定是完全正確的,還要堅定不移的往前走。當然,也存在著一些問題,目前應該說是深層次的問題越來越突出,回避不了。但另一方面,又可以說機遇難得,這個機遇難得就是改革的環境總體比較好,特別是我們國家的財力大大上升,而國有企業的效益明顯改善,應該說是改革的最好的時期。所以,應該要做的就是必須堅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改革的方向。我們提出力爭在國有企業股份制改革和完善公司治理結構方面取得新的突破,在建立健全國有資產管理體制和加強國有資產監督管理方面要取得新的進展,在規范推進國有資產管理體制改革和國有企業改革方面要取得新的成效,在確保企業和社會穩定方面邁出新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