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東盟自貿區貨物貿易協議有望11月簽署
更新日期:2004-10-25 編輯:氯堿網 |
在線收藏 |
|
首屆中國-東盟博覽會組委會副主任、商務部副部長安民10月21日表示,我國與東盟的貿易額今年可望突破1000億美元,從而提前實現溫家寶總理去年提出的在2005年使雙方貿易額突破1000億美元的目標;雙方自貿區貨物貿易的協議有望于今年11月簽署。
在當日就中國-東盟博覽會籌備問題回答記者提問時,安民說,將于11月3日-6日在南寧舉辦的首屆博覽會受到中國、東盟和其它國家(地區)企業的歡迎,展位供不應求。預計將有來自我國內外2000多家企業的5000多名展商參會,其中東盟國家的參展企業約占參展企業總數的40%。展覽內容涉及機械、家電、電子信息、汽車及配件、五金建材、農產品、醫藥化工、輕工紡織等11個行業共200多類產品。中國航天、中國聯通、上海寶鋼、中石化、馬來西亞云頂集團、泰國正大集團等一批國內外知名企業已確定參展。
安民表示,目前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談判進程取得了積極進展。自去年11月《中國-東盟全面經濟合作框架協議》簽署后,雙方已進行了多輪自貿區問題談判。今年9月,在雅加達召開的中國、東盟經貿部長會議上,雙方已就貨物貿易協議的主要內容達成原則協議,上述協議有望于今年11月在 “10+1”領導人會議期間簽署。2005年,中國與東盟將全面啟動自貿區的建設。安民特別指出,今年9月,東盟各國一致承認了中國的完全市場經濟地位,掃清了貨物貿易談判最大的障礙,極大地推動了自貿區建設的進程。目前,中國-東盟“早期收獲計劃”實施已經取得了積極的成果,今年1至7月雙方進出口額達到12億美元。中國對在2010年前如期建成自貿區持樂觀態度。
據介紹,首屆博覽會由貨物貿易、投資洽談、服務貿易及其他合作、商務與投資論壇、文化交流五個部分組成,即除商品的展覽之外,還有商務與投資環境介紹、投資洽談、文化交流等內容,從而為中國與東盟國家的全方位經貿合作搭建多功能的平臺,讓中國與東盟各國企業共同尋找合作的機遇。博覽會期間還將舉辦中國-東盟商務與投資峰會,以“促進互利合作,謀求共同發展”為主題,圍繞自由貿易區建設的熱點問題,邀請各國政府官員、專家學者和企業家進行交流與對話。
商務部的統計數據顯示,近年來中國與東盟雙邊經貿合作關系取得了新的進展。自1990年以來,中國-東盟貿易額以年均約20%的速度遞增。2003年,雙邊貿易額達到了歷史性的782億美元,比1978年增長了90倍。東盟已連續11年成為中國第五大貿易伙伴,是中國在發展中國家中最大的貿易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