貨運緊張疲于應付
更新日期:2004-9-20 編輯:氯堿網 |
在線收藏 |
|
隨著夏季用煤高峰已經結束,經過7、8月份鐵路、水路甚至公路對度夏電煤搶運,電煤供求有所緩解、電煤庫存增加;但是,其他物資如冶金礦石等又積壓嚴重急需疏運。
為了確保夏季發電燃煤,鐵路集中車皮運煤、海運船隊也從外貿運輸中抽調了40萬噸的運力,投入北煤南運。而其他重點物資,如鐵礦石、焦炭等,根本顧不上。鐵路“拉黑(煤)不拉白(其他)”,山西全省焦炭積壓總數已經超過500萬噸,大量進口的鐵礦石積壓在沿海各港疏運不出,甚至導致船舶卸載困難,形成以船代倉的局面。
8月份,全國江海主要港口接卸外貿進口鐵礦石1554.2萬噸,同比增長21.7%。近期雖略有好轉,但壓量還是較大。目前,其他貨種如煤炭、糧食沿海運價指數已經回落,9月10日上海航運交易所發布的沿海(散貨)運價指數報1599.22點,下跌0.55%,但惟獨金屬礦石運價指數上升。
鐵路貨運雖說已經完成了電煤搶運,但馬上就要到“十一”黃金周了,又要面臨著“客貨爭嘴”的問題。今年旅游客流更加集中,鐵路部門新增100列旅游專列。由于每增開一趟客車就要減少兩列貨車,以此計算,“十一”期間至少要減少貨物運輸上百萬噸。
至于煤炭,專家指出,雖然搶運工作暫告一段落,冬季用煤高峰仍需要儲備。所以鐵路煤炭的運輸能力仍然不會寬松。
公路方面,在搶運期間的寬松政
策(默認超載)已經作廢,“治超”政策再度繃緊:8月25日,交通部發出通知,自8月28日零時起停止使用其制發的“迎峰度夏搶運電煤”通行證,要求相關省(市、區)交通主管部門按照發放渠道收回通行證,并予以銷毀。對煤炭公路運價和運力的影響將再度顯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