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氯乙烯進口占表觀消費比例增加 出口壓力加大
日期:2009-5-26 編輯:氯堿網 |
在線收藏 |
|
由于市場需求仍未出現顯著回暖,國內聚氯乙烯生產企業開工率繼續保持較低水平,因此今年中國聚氯乙烯進口量有望創下近5年來的最高水平。保守估計,2009年中國PVC進口量至少將達到150萬噸,同比增加74%。中國2009年4月份聚氯乙烯進口量(含純粉、已塑化、未塑化)為21.72萬噸,同比大幅增加116.12%,環比減少6.89%。其中PVC純粉進口量為19.76萬噸,同比增加155.63%。與進口相反的是,4月份中國聚氯乙烯出口量(含純粉、已塑化、未塑化)為0.96萬噸,與去年同期相比大幅下降89.8%。其中,4月份中國PVC產量為70.6萬噸,表觀消費量約為89.37萬噸,而進口量占當月表觀消費量的24.3%,進口PVC對國內市場的影響不言而喻。
據悉,今年第一季度中國的PVC進口量已超過50萬噸,若在剩余三個季度中國國內購買商繼續保持這種進口水平,那么2009年中國PVC進口量有望達到200萬噸。數據顯示,2001年中國PVC進口量創下歷史最高水平,達到190萬噸,不過隨后由于中國國內PVC產能的增加,對進口PVC的依賴度開始下降。然而在去年下半年以來,國際原油價格大幅下挫,中國國內PVC生產受到嚴重沖擊。因國外以乙烯為主要原料的PVC生產商受石腦油和乙烯成本的大幅下降而出現競爭優勢,以電石法為主的國內PVC生產企業在電石價格跌幅遠小于原油和乙烯價格下跌幅度的情況下,生產受到嚴重影響。目前中國市場電石價格約為3000元/噸左右,比去年峰值時的價格下跌了約25%,而同期原油價格已經下跌超過60%。由于不能與進口乙烯法PVC相競爭,中國PVC生產商采取降低開工率等方法來應對市場供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