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觀調控顯現艱巨性復雜性
更新日期:2004-9-10 編輯:氯堿網 |
在線收藏 |
|
日前有專家指出,入夏以來,我國宏觀調控背景下經濟運行出現的兩個新動向,應引起決策部門的關注。
一是固定資產投資增速在5月份探底之后,又連續兩個月走高。據國家統計局公布,今年1—7月,城鎮50萬元以上項目累計完成固定資產投資27116億元,同比增長31.1%。統計局未公布單月的投資增長數據,但據摩根大通估計,7月份增速應在32%左右。顯然,這一數字同5月份的18.3%、6月份的22.7%相比,呈現明顯的回升態勢,已經接近4月份34.7%的投資增速。有人據此發表看法說,這印證了國外研究機構長期以來的一個擔憂———調控之后的反彈。
二是在鋼鐵、電解鋁、水泥等投資過熱的典型行業,一些大中型國有企業借宏觀調控之機加快收購、大舉擴張,與民間資本進入這三大行業頻頻受阻的窘況形成鮮明對比。
這兩個頗有些出人意料的變化不僅引起學界、輿論界的關注,也受到中央決策層的重視。針對投資增速反彈,越來越多的人主張運用價格機制等市場化手段來提高資金使用成本,遏制投資的內在沖動,特別是要求銀行加息的呼聲日益高漲,有人預計本月內可能會有結果;國務院國資委近日專門發文并召集中央企業負責人開會,提出央企收購活動應遵循的五條“注意事項”,其中首要的一條是“收購活動必須符合國家產業政策,嚴格遵守國家宏觀調控的有關規定”。無疑,經濟運行的新動向將在相當程度上左右宏觀調控的下一步路徑選擇。
但如何將行政調控與市場手段有機結合,確保宏觀調控措施不走樣、調控成果不功虧一簣,的確是個艱巨的考驗。
國家信息中心經濟預測部祁京梅日前通過媒體對下一階段宏觀調控政策提出建議。強調今后一段時間,必須把“有保有壓、區別對待”調控策略落到實處,既要嚴格控制盲目重復建設,又要讓那些瓶頸行業、有市場需求支持的行業長足發展,在國家宏觀調控的指導下,促使市場經濟的完善和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其次,選擇適當時機出臺加息措施,靈活運用利率杠桿;保護消費結構升級產業,支持房地產和汽車產業合理發展;嚴格控制各地服務價格上調節奏,避免物價上漲過快。
不久前,國家發改委主任馬凱指出,我國宏觀調控雖已見成效,但必須認識到,同中央關于加強和改善宏觀調控的要求相比,當前取得的成效還是初步的、階段性的。馬凱表示,我國經濟發展中多次出現投資盲目擴張和片面追求經濟增長速度的問題,根本原因是體制不完善,法制不健全,增長方式粗放。當前,我國宏觀調控仍處在關鍵階段,改革發展正處在一個關鍵時期,要充分認識新形勢下宏觀調控的艱巨性、復雜性,堅持不懈地做好各項工作,確保實現宏觀調控的預期目標。要繼續加強和改善宏觀調控,認真解決經濟運行中的突出矛盾和問題,切實把經濟發展的著力點放在調整結構、深化改革、轉變經濟增長方式上,以更好利用戰略機遇期,促進經濟持續快速協調健康發展和社會全面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