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求疲軟、利潤下降 調整出口策略開拓海外市場
日期:2009-3-19 編輯:氯堿網 |
在線收藏 |
|
在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下,目前,中國石油和化工行業存在的最大困難就是市場需求疲軟、企業利潤下降。對于行業而言,石化產業調整振興規劃的一個重要作用就是調整優化供需結構。而拉動國內外需求,是改變當前嚴重供大于需的格局的重要突破口。
長期以來,我國石化產品的出口集中在美歐市場,國際金融危機引發的美歐經濟衰退給國內石化產品出口帶來嚴重影響。2008年11月,我國石油和化工行業出口交貨值首次出現月度負增長4%,為多年來罕見。對此,業內專家分析指出,一方面,我國應調整石化產品的出口稅收政策,取消或調減石化產品出口關稅、提高出口退稅,以鼓勵出口;另一方面,我國要調整出口方向,大力開拓周邊國家和地區市場,以彌補在美歐市場出口的銳減,穩定我國石化產品在國際市場上的份額。
2008年11月12日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取消部分化工品的出口關稅,降低部分化肥出口關稅并調整征稅方式。但業內專家同時認為,調整化肥出口關稅也要防止出現企業競相降價出口的局面,一旦如此,整個行業都會遭受損失。
除了調整出口稅收政策,國內還應及時調整出口方向。據悉,為拉動國內化工產品需求,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計劃與輕工業聯合會、汽車工業協會等一起,組織國內相關企業和周邊國家的俄羅斯、越南等國企業進行對接,以優質的輕工、電子產品和汽車產品開拓俄羅斯和越南等國市場。拉動石化產品需求,不能僅靠刺激國內的農村消費,還要積極拓展我國周邊國家和地區的消費市場。
資料鏈接:
2009年1月,中國PVC純粉出口數量僅4565.48噸,與2008年同期相比下降幅度高達92.3%;1月中國燒堿(含固堿和液堿)出口數量為150670.7噸,與去年同期相比略有增加。PVC出口受下游需求和價格兩方面的影響,連續幾個月出口情況堪憂,未來一段時間的預期仍然十分嚴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