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09-3-2 編輯:氯堿網 | 在線收藏 |
---|
“內蒙古電力多邊交易政策試行期已滿,新的電力價格調整方案目前尚未公布,企業對后市普遍持觀望態度,盼望國家和地方能夠繼續給予優惠政策支持,讓我們企業能夠得以生存。”國內大型骨干電石企業內蒙古興茂化工有限公司總經理王振平日前在接受采訪時不無憂慮地說。記者了解到,目前,雖然下游聚氯乙烯(PVC)樹脂開工率稍有提高,對電石需求有所拉動,但后勁依然乏力。迫切需要電石企業生產經營從長計議,驅走寒流迎接春天的到來。
據他介紹,從去年下半年開始,電石企業生產經營跌入低谷,停產關門企業高達80%以上。從去年12月中下旬到今年1月下旬,在多種因素影響的推動下,國內電石市場整體呈現出日漸轉暖的跡象,部分電石企業產出放大,電石價格也出現日漸上行態勢,這波行情一直持續到春節。春節過后,盡管PVC生產企業開工率有較大幅度的提高,但市場對電石的需求仍顯不足,電石生產企業銷售壓力增大。電石生產企業為了加強出貨,繼續調整報價,但效果并不明顯。但是,相對去年嚴冬中的電石市場,電石企業總算是有了喘息之機,有的恢復開工,有的提高負荷,還有的正積極準備開工生產。
記者近期相繼采訪了內蒙古、陜西、寧夏、河南、四川等幾家大型電石企業的有關負責人,他們都在積極應對不利的經濟形勢,想盡辦法使生產經營走上正軌。在全國最大的電石產區內蒙古,前期部分停車的電石企業目前已紛紛恢復開工,開工率由先前的10%~20%,提高到60%~70%。西北地區的陜西、寧夏等省區電石企業開工率也恢復到近40%,而華東、華中和南方各地有些準備下調電價的省份沒有具體實施方案,電石企業開工率大多僅有兩三成。
內蒙古電石主產區烏蘭察布市經委副主任、內蒙古電石工業協會秘書長郭金保就電石企業如何應對危機走出困境問題接受了采訪。他認為,單憑企業自身的力量很難有實質性效果,關鍵在于市場需求。他說,近期企業復產以及經營狀況有所好轉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電石下游的國內大部分PVC生產企業相繼開工,市場對電石的需求出現了好轉的跡象;二是電石的生產成本也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上揚,對電石價格提供了一定的支撐。經過前期的大跌,國內煤價逐漸企穩,使得電石原料蘭炭價格逐步回升,同時電石原料白灰供應價格也出現上漲,造成電石成本上揚,使電石價格止跌回升;三是國內電石主產區政府相繼下調了電價,有的地區出臺了緩繳稅費等優惠政策,大幅降低了電石生產成本(每噸降低約200~300元),使得當地部分電石企業開工復產,同時,生產廠家和貿易商利用市場需求轉暖之機聯合提價,推漲了市場報價。
“市場稍微好轉了一些,企業的日子比去年稍好過一點,但苦日子還沒有到頭。”郭金保分析認為,企業要密切關注市場,制定短期和長期經營戰略。他認為,電石后市價格上攻后勁不足,最終會顯示價格趨穩后盤整。”春節過后,PVC下游企業的需求繼續顯示平淡,指望PVC需求出現以大幅持續增長為特征的實質性好轉仍不太現實,未來電石企業依舊會艱難前行。郭金保說,從長遠看,全球金融危機對我國經濟造成的沖擊,有可能會在今年下半年,在國內拉動內需政策措施日益顯現的效應下得到遏制,國內經濟大環境也將繼續好轉,屆時電石企業才會徹底驅走寒流迎來春暖花開。
電石企業已經注意到,2008年底,為阻止用電負荷大幅下降的“窩電”局面和有效拉動經濟增長,寧夏、內蒙古率先下調了工業用電價格,并在限定期限內執行。云南、陜西、青海等省市也相繼下調了工業電價,以期在經濟增長放緩和下游需求萎縮的背景下,降低企業生產經營成本。這一舉措的實施效果明顯,部分企業恢復了生產,初步遏制了市場需求大幅下滑的形勢。因此,電石企業和業內專家一致呼吁,在當前金融風暴持續肆虐的經濟形勢下,已經實行電價優惠政策的省份希望解除限期,并延期實施;對于未實行電價優惠政策的省份能夠盡快實施。同時,加強監管,避免不符合產業政策的項目和企業“死灰復燃”,確保電石行業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