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氯堿行業面臨嚴峻形勢 在整合中尋求機遇
日期:2009-2-12 編輯:氯堿網 |
在線收藏 |
|
對中國氯堿行業來說,2008年是一個特殊的年份,市場形勢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氯堿企業受到金融危機和行業周期的影響經歷了從盈利到虧損的走勢。而2009年,仍舊是形勢嚴峻的一年。
2008年氯堿市場有以下特點:
——產能繼續擴張,增長幅度放緩
據中國氯堿網統計,截至2008年底,中國PVC、燒堿的生產能力分別達到1581萬噸和2472萬噸,較2007年的1448萬噸和2181萬噸同比增加9.2%和13.3%,增長率較前幾年呈現明顯的放緩。
——價格“過山車”式波動
2008年氯堿行業產品市場價格一大特點即呈現“過山車”式的波動,其中PVC最高價格在9000元左右,低端價格在5000元水平;而液堿(折百)最高價格在2800元,最低價格在2000元左右。產品價格的劇烈波動給企業制定生產、銷售計劃帶來較大的困難。
——進出口形勢發生變化
2008年受到人民幣升值、國外反傾銷的影響,中國氯堿產品尤其是PVC產品出口外銷難度增加,三季度開始隨著國際原油價格的迅速回落,國外產品成本大幅降低,中國氯堿產品的成本優勢也逐漸消失,出口量銳減。
——裝置開工率低,部分產量負增長
2008年初我國南方地區遭遇大范圍雨雪天氣,部分地區電力供應和鐵路運輸中斷,對氯堿行業的生產以及產品運輸造成巨大的影響;5月份四川地區的地震災害造成川內氯堿企業大面積停車,給生產企業帶來巨大的直接和間接經濟損失。根據統計,2008年中國PVC產量為881.7萬噸,較上年產量的972萬噸同比減少9.25%;燒堿產量1852.1萬噸,較上年的1759.3萬噸同比增長5.27%。由于產能的增長幅度遠遠大于產量增長,因此氯堿裝置整體開工率不高。
——停產裝置增多,企業虧損嚴重
2008年三季度后,生產企業受到下游需求走勢低迷的影響,庫存量增加,銷售價格持續大幅下滑,虧損嚴重,越來越多的生產企業裝置進入停車狀態,開工的企業裝置負荷也大幅降低。其中PVC的總體開工率僅三四成,燒堿保持在五六成的水平。
展望即將到來的2009年,中國氯堿市場仍要面臨嚴峻的考驗,行業的發展也存在諸多變數。
一是產能繼續增加,行業競爭激烈。2009年氯堿行業的擴產步伐并未隨著經濟危機的到來而停滯,據中國氯堿網統計,2009年預計投產的PVC產能為333萬噸,燒堿為495萬噸。從2008年的情況來看,隨著需求的減少,裝置開工率嚴重不足,尤其PVC的裝置開工率不足60%,因此2009年隨著產能的增加,裝置開工率將呈現繼續下滑的趨勢。
二是需求回落,產量難有增幅。從2008年的產量情況來看,聚氯乙烯的產量較2007年呈現負增長,而燒堿產量的增幅也遠遠小于往年。預計2009年聚氯乙烯的產量較2008年難有大的增幅,而燒堿的產量增幅也將進一步放緩。
三是市場價格振幅減小。2008年國內氯堿產品尤其是聚氯乙烯的價格大幅波動,也使企業蒙受一定的損失。預計2009年市場行情很難出現大漲大跌之勢,各生產企業將根據需求情況合理控制產量,總體上維持市場供需平衡的狀態。
四是出口市場“危”、“機”并存。隨著國際原油價格降低,國外乙烯法PVC生產成本降低,進入中國市場的貨源數量將不斷增加;燒堿方面出口外銷繼續拓展,尤其是隨著國外部分燒堿裝置停車,對中國燒堿的需求有所增加,這對中國的燒堿生產企業來說也是一個機遇。
五是盈利水平下降、企業處境艱難。由于前幾年氯堿企業擴張速度較快,行業內產品已經開始供過于求,行業逐漸進入整合期。隨著企業生產成本升高、銷售價格下滑,盈利水平迅速下降,尤其是去年第三季度開始受到全球金融危機的影響,多數企業處于虧損狀態,該局面2009年很難得到有效的改善,氯堿行業也會進入一個相對較為殘酷的整合期。
六是宏觀政策對行業影響巨大。在經濟危機的情況下,國家出臺一系列的政策拉動內需,扭轉工業企業的虧損狀況,此外在出口退稅等方面政策上也有所傾斜,這對氯堿行業來說是一個利好消息。
總的來看,2009年的市場對中國氯堿行業來而言是機遇與挑戰并存,從正常的市場周期來看,行業也將進入整合期,經濟危機的到來將加速行業的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