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超讓貨運價格趨向理性
更新日期:2004-9-6 編輯:氯堿網 |
在線收藏 |
|
治理超限超載會對貨運市場產生影響,尤其會引起貨運價格波動,這是貨運市場借治超之力恢復正常秩序的一個契機。近日,本文作者先后選取了湖北省襄樊市6家專業運輸企業和數家大型商品市場及部分貨運車輛的司機作為調查樣本,進行專題調研,對治超前后貨運市場的變化有了初步了解。
治超前,襄樊市普通貨車超載超限現象較為普遍,車主為了搶市場,競相壓價超載,貨運價格長期在低水平徘徊。近幾年油價持續走高,運價不升反降。為了獲取生存空間和利潤,車主只能選擇超載超限運輸,導致運價低、超載嚴重、運價波動大等弊端。
運價低。治超前該市普通貨物運價水平一直在0.17-0.35元/噸公里左右波動,鮮活物資運價較普通貨物略高10%左右;特種物資運價水平較高,如成品油運輸在0.55-0.9元/噸公里左右。
超載嚴重。一般貨車普遍超過核定載貨噸位的100%-300%,如核載1.99噸的貨車一般裝載3-5噸,核載5噸的一般裝載10-12噸,核載10噸的每次裝載量都在30噸以上。特種貨物運輸受其產品特性制約(如成品油、危險品運輸),超載一般控制在50%以內。
運價波動大。影響運價的因素有:沿途收費站的數量、收費標準,返程配載,載重噸位的大小,每批貨物的數量、特性及季節等。如沿途收費站數量多、標準高,則運價高,反之運價低。
6月20日集中治超后,超限超載現象得到有效遏制,該市運價水平迅速上升,漲幅一度達到100%以上,噸公里運價達到0.35元-0.7元/噸公里。7月份以后運價水平逐步滑落,目前較治超前提高了近50%,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治超使得普通貨物運價水平迅速上漲,而對特種貨物運價影響不大。普通貨物運價較治超前增加了近1倍。以襄樊市發往廣州、上海、武漢的三條黃金貨運熱線為例,治理超限前噸公里運價分別為0.2元、0.18元和0.27元,治超后運價一度達到0.53元、0.37元和0.44元,分別增長了165%、106%和54%,目前運價水平仍維持在0.38元、0.4元和0.38元的水平,部分貨運量小的線路運價上漲幅度更大。治超對特種貨物運價基本無影響,如成品油運輸從0.9元上調至1元左右。
治超對長途貨運影響遠遠大于短途貨運。超限檢查點大多設在國省道及省界、市界交界,且超限必須卸貨,因此長途貨物運輸超限得到有效控制,運價大幅上漲,而以城區配送市場為主的短途車輛超載現象仍然十分嚴重,運價較治超前比無明顯變化。
治超對生產企業的影響大于運輸企業。運輸市場長期處于買方市場,此次運價上漲大大超出了生產企業管理人員的預料,讓他們普遍感覺措手不及。而運輸企業在運價尚未達到成本之前大多選擇歇業觀望,運價回升后紛紛投入運力。
治超對中型貨車的影響大于重型貨車。我國貨運車輛一度是5噸貨車一統天下,“缺重少輕”現象十分嚴重。治超行動后重型貨車運輸成本在中長途運輸中呈現出明顯競爭優勢,小型輕型貨車全面退出長途普通貨運市場,主攻城市內或短距離的配送業務,5噸左右的貨運車輛上下不能,退出市場的步伐進一步加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