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企出招抵御經濟“寒冬” 把握機會化解壓力
日期:2009-2-3 編輯:氯堿網 |
在線收藏 |
|
在經過了跌宕起伏的2008年之后,歷史的年輪翻滾到了“牛”年。歷經一個并不紅火的2008年之后,中國化工業紛紛希望能借著2009“!眲萦瓉硇碌霓D機。到底是繼續低迷一路走低還是迎難而上、逆風飛揚,業界人士在觀望。席卷全球的金融海嘯給國內的原油帶來了雙重壓力。一是市場供應量的大量存在,國內宏觀經濟發展情況是影響行業經濟運行的第二個原因。面對不利的環境,應該如何應對?
化工業如何抵抗金融危機
業內分析師預測“信用市場危機導致的連鎖反應,其影響有可能一直延續到明年上半年,各個消費產業都會出現疲軟”,那么根據化工產業的相對滯后性,其復蘇時間的到來可能更晚。美國媒體稱“雖然10年來,美國化工企業根據自身發展需要積極實施包括兼并重組、結構調整、加大創新等在內策略,但此次信貸危機引發的經濟危機使化工企業的業務整體已從峰值下降了57%”。面對“危機風暴”,國外的化工公司大都表現從容,畢竟他們剛剛經歷了2001年-2003年那場危機,很多經驗教訓還記憶猶新。因此面對又一次的挑戰,他們顯得有條不紊陶氏全球CEO利偉誠日前就曾表示:“盡管我們認為全球經濟在2009年的大部分時間都會呈現不景氣,但陶氏已經做好充分準備,接受眼下日益加劇的經濟滑坡的考驗。我們有穩健的資產負債表和一貫行之有效的嚴格財務紀律,同時我們不斷著眼于做好我們能夠控制的方面,即:成本和資金、資產重組和其他干預措施。此外,我們還將繼續落實我們的轉型戰略措施,如正式啟動我們與科威特石化工業公司(PIC)的石化合資企業,以及完成我們已宣布的羅門哈斯收購交易!
消費增速放緩考驗化工行業
一般企業在發展壯大的過程中都會遇到缺少資金的問題,幾乎家家都會“有外債”,而銀行往往是企業最大的“債主”,而向銀行借貸是要償還利息的,也就是有息負債。負債企業當中,有息負債比率(有息負債占總資產的比重)高的企業,風險會很大。在這次因“次貸危機”引發的“經濟危機”中,那些負債率高的企業首當其沖,往往因為無法繼續從銀行借到錢,造成企業資金鏈條的斷裂;或者是無力償還巨額的利息,而最終倒在了有息負債面前,成為了本次經濟危機的第一批犧牲品。
而一直被西方所詬病的保守式“低負債”經營策略則在本次危機中“大放光芒”資產負債率偏低表明公司的財務成本較低,風險較小,償債能力強,經營較為穩健,對于投資行為的態度比較慎重。而日本化工公司則是其中翹楚。日本化工企業的平均資本負債率是32.7%,而美國化工企業的該數字為37.9%。其中,信越化學甚至是極為罕見的零負債,可樂麗只有6.2%,鐘化9.9%,旭化成16.2%,積水化學14.7%,德山15.0%。因此,面對全球的金融危機和經濟下滑,日本的化工公司最起碼實現了“平穩的財務狀況”。
產品多樣化投資思路把握投資機會
相對于國內企業全力打造“拳頭產品”,國外化工企業公司也很重視“產品的組合”。此次危機中,這種面對不同市場、不同消費群體的“多樣化”產品策略成功地顯現出其獨特的優勢。根據陶氏化學發布的三季度業績報告,金融危機引發的房地產和汽車行業不景氣,導致陶氏化學功能塑料和基礎塑料業務下滑;但同時,因為食品、制藥、個人護理用品需求旺盛,加上全球水產業基礎系統需求強勁,功能化學品業務三季度銷售收入較去年同期增長14%達到25億美元;另外,全球農產品的旺盛需求繼續推動陶氏益農農業化學品、種子等各類產品的銷量增加,第三季度陶氏益農銷售收入9.76億美元,同比增長24%。多樣化的產品組合為陶氏扛過這個“嚴冬”提供了最有力的保障。
化工行業逆流而上共同走出陰霾困境
企業能賺錢才能生存,實現產品附加值的最大化是提高公司收益的一項重要策略。而一般來說,想達到這個目的,無外乎兩個途徑降低成本、提高價格。要想有效控制成本必須自己能掌控原材料的價格,當然,首先得保證原材料的穩定供應,那么最好的方法就是自己生產原材料,自產自銷。至于提高價格,似乎也不那么容易,現在的化工企業,無論是煉油的還是基礎化工的,都削減了腦袋往專用、精細化工轉,就是因為產品附加值高。
高附加值市場的競爭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技術優勢,這一點,日本化工公司很顯然又走在了世界的前端。他們前瞻性強、定位明確,一直在朝高、精、尖方向發展,舍得在研發方面花錢花力氣目前,日本化工企業主要集中發展混合型電力車用電池、高科技顯示器、生物基聚合物、光伏技術和醫療裝置(如人造腎臟等)等高科技產品。因為鮮有競爭對手,這些日本公司的產品往往都能在其細分市場占據壟斷地位,因此在遭遇危機挑戰時,往往受到的沖擊微乎其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