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繼續推行電力多邊交易 建立“長效機制”
日期:2009-1-21 編輯:氯堿網 |
在線收藏 |
|
在試點期將滿之時,內蒙古重申將繼續推行電力多邊交易市場。
2009年1月下旬,內蒙古的電力多邊交易市場試點將滿三個月。內蒙古自治區政府再次出臺《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政府關于進一步推進電力多邊交易市場建設的意見》(下稱《意見》),強調要建立電力多邊交易的“長效機制”。
“還是受需求放緩的影響,這個局面短期內難以徹底緩解。因此在2009年這個政策還會推行。”內蒙古電網公司一位人士告訴記者。
受全球金融危機的影響,從2008年10月份開始,內蒙古自治區的煤、電、鋼鐵、鋁等產量普遍下滑20%-50%。電力負荷僅1000萬千瓦左右,降幅達20%-30%。
2008年11月16日,內蒙古自治區政府發出通知,啟動了電力多邊交易市場的試點。此后,一批新增負荷陸續啟動。據內蒙古電網公司的統計,截至2009年1月中旬,試點地區累計啟動工業用電設備容量243.41萬千伏安,累計純增工業用電設備容量199.05萬千伏安,累計啟動供熱機組和東送主力發電機組316萬千瓦。不過,電力需求下滑的總體趨勢仍未得到遏制。
截至2008年年底,內蒙古電網統調裝機2912.5萬千瓦,全網停機容量近1600萬千瓦。2009年1月,內蒙古自治區政府副主席趙雙連在內蒙古電網公司工作會議上指出,為了應對挑戰,在2009年內蒙古將繼續推行電力多邊交易市場。
“2008年底,內蒙古、山西等重工業地區,電力需求的下滑趨勢仍很明顯。”中電聯的一位專家告訴記者,“不少地方政府希望通過降低電價來保需求,這也是內蒙古繼續推進電力多邊交易市場的動力。”
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統計數據顯示,2008年11月,全國社會用電量2575.5億千瓦時,同比負增長7.49%。而內蒙古、貴州、云南等高耗能產業集中的省區,用電量的同比降幅均在兩位數以上。
此次的新政,仍以“降低工業用戶的電價”為核心內容。對鐵合金、多晶硅、電石等企業生產用電價格,在現行政策的基礎上下行0.08元/千瓦時,對黑色、有色金屬的冶煉及深加工企業生產用電價格,在現行政策基礎上下浮0.04元/千瓦時。降低的價格分別由自治區政府、內蒙古電力集團、火力發電企業和相關煤炭企業按比例分攤。
《意見》規定,為保證全區電力多邊交易規范有序開展,由各盟行政公署、市人民政府負責組織本地區實施電力多邊交易市場大用戶準入的初審,并將初審大用戶名單報送自治區電力多邊交易領導小組,經審查合格后確定準入大用戶名單。電網企業要根據發電企業與大用戶之間的協商確定電價下浮比例,相應降低輸配電價格;各盟行政公署、市人民政府可根據當地實際出臺地方財政扶持政策。
“我們還在積極爭取國家有關部門的支持,希望能夠形成電力多邊交易的長效機制。”內蒙古當地一位人士透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