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08-7-21 編輯:氯堿網 | 在線收藏 |
---|
近日,四川省政府正式下發《四川省電力用戶向發電企業直接購電試點辦法》(下稱《辦法》)提出,直購電首先放開多(單)晶硅、釩鈦、電解鋁及深加工、氯堿行業,對炭素、黃磷、電石、鋼鐵高起點要求,設置準入“門檻”;對我省6個重災區重點工業企業予以傾斜,將災后恢復重建急需物質生產企業納入試點范圍。
直購電,即用電企業直接向發電企業購買電力,交易電量和電價由雙方自主協商決定。20多年前,我省已開始在部分地區和行業實行直購電,催生了一大批“吃電型”企業。去年末,這一政策在全國范圍內“叫停”。6月30日公布的《國務院關于支持汶川地震災后恢復重建政策措施的意見》,再度將“實行直購電試點”寫入其中。省政府昨日下發《辦法》,將使這一政策在我省盡快“落地”。
實行直購電試點,不僅可以為我省災后恢復重建提供電力保障,還能充分發揮我省水電資源優勢,加快資源優勢向經濟優勢轉變。《辦法》提出,力爭在“十一五”期間,使全省用電量的10%—20%用于實施直購電。
為使試點有序實施,《辦法》明確,引入競爭機制,采取電力用戶與發電企業直接見面方式,供需雙方自主協商確定直購電價格、結算辦法。此外,參加直購電試點的發電企業和電力用戶要按電力統一調度要求,在電網緊急情況下,參與調峰和錯峰、避峰用電,維護正常電力調度秩序。
《辦法》還規定,凡并入主網運行的四川電網統調統分水電廠、單機容量30萬千瓦及以上的火電廠均可參加直購電試點。不過,參與試點企業需遵行節能發電調度要求,即“在電力供應相對富余時期火電按最小方式運行,水電盡可能少棄水,最大限度利用水能資源;在電力供應緊張或應急狀態時期,水電不棄水,火電按煤耗排序,做到穩發滿發,對直購電用戶按制訂的合理用電方案實施限、停電措施,讓電于民。”哪些企業可參與直購電試點?
《辦法》規定,參加直購電試點的電力用戶需符合九大條件,包括:
——符合國家產業政策、排放符合國家環保標準、用電負荷相對穩定。
——符合國家和我省產業發展規劃,科技含量高、產品附加值高、對電力依賴程度高的重點優勢企業。
——大力支持符合直購電試點條件的單一產業園區(或集中發展區)發展,特別是沿產業鏈方向延伸和資源分布特點發展特色產業集群以及省政府重點培育的大企業大集團。
——首先放開多(單)晶硅、釩鈦、電解鋁及深加工、氯堿行業,對炭素、黃磷、電石、鋼鐵高起點要求,根據國家行業準入標準和國家環保政策,結合四川實際,設置行業準入門檻。對我省6個地震重災地區的重點工業企業予以傾斜,將災后恢復重建急需物質生產企業納入直購電試點,逐步擴大直購電市場。
——對參與直購電試點的企業實行動態管理。當年不能完成節能、環保、產品單耗指標等,達不到國家、省和行業要求的企業,次年不能參與直購電試點。
——直購的電力電量限于自用,不得轉售或變相轉售。參與直購電試點企業如何申請
《辦法》要求,每年12月20日前,電力用戶需自愿向所在市(州)經委提出次年實施直購電的書面申請,后者會同當地相關部門按照國家產業政策和宏觀調控等有關要求對電力用戶進行初審,初審合格后報省經委進行準入審核。
鏈接:
國外大用戶直購電的經驗
一、法律法規的準備“立法先行,依法改革”是國際電力改革的共同經驗,在推行電力市場化改革時,各國都修改或制訂了電力工業的相關法律法規,通過法律規定,明確了改革的總體進程和具體步驟,保證了改革計劃的順利實施。開放售電側市場、允許用戶自由選擇售電商(包括有售電資格的發電商,下文同)是法律法規的一個重要內容,一般明確規定了用戶與售電商的權利與義務,以及開放用戶選擇權的具體步驟。
表1 各國頒布的涉及電力改革的主要法律
國家 |
法律名稱/頒布時間 | ||
法國 |
《關于公共電力服務現代化和發展法》,2000年 |
《電力法》, 2004年、2005年修訂 |
|
英國 |
《電力法》, 1989年修訂 |
《公用事業法》, 2000年 |
《能源法》, 2004年 |
日本 |
《電力公用事業法》,1995年、1999年、2003年修訂 |
|
|
新西蘭 |
《能源公司法》, 1992年 |
《電力法》, 1993年 |
《電力工業改革法》, 1998年 |
二、用戶選擇權放開的進程
從放開用戶選擇權的進程來看,開展市場化改革的國家絕大多數都按照電壓等級和用電容量,分階段、逐步放開了用戶的選擇權。在具體進程上,除了個別特例之外,絕大多數國家都按照從大用戶到小用戶的次序成功地放開了用戶選擇權,首先放開大用戶選擇權是國際售電側市場放開的共同經驗,第一階段放開大用戶的市場份額一般在30%以內。
表2 法國、英國、日本開放用戶選擇權的進程
國家 |
用戶放開的過程(時間、條件、市場份額) |
|||
第一階段 |
第二階段 |
第三階段 |
||
法國 |
2000年6月 |
2003年2月 |
2004年7月 |
|
16GWh以上(<20%) |
7GWh以上(37%) |
非居民用戶(51%) |
||
英國 |
1990年 |
1994年 |
1999年5月 |
|
1000kW以上(30%) |
100kW以上(50%) |
全部用戶(100%) |
||
日本 |
2000年3月 |
2004年4月 |
2005年4月 |
|
20kV、2000kW(26%) |
6kV、500kW(40%) |
6kV、50kW(63%) |
三、較為完善的電價體系
各國在放開售電側市場之前,都制定了獨立的輸配電價體系,或已明確了輸配電價的定價機制(如日本、德國),為電網向所有第三方公平開放奠定了價格基礎,其特點是:(1)輸配電價明確,信息公開;(2)不同用戶使用同一電網,輸配電價一致。例如,法國、日本和新西蘭的輸配電價實行了郵票法,即用戶的輸配電價與用戶的位置沒有關系,只與用戶接網的電壓等級和容量有關。英國輸配電價采用了體現位置信號的定價方法,將用戶分成不同區域,不同區域價格不同,同一區域內、相同電壓等級的用戶輸配電價相同。
從用戶電價來看,各國各類用戶價格結構比較合理,基本上不存在交叉補貼,如居民用戶與工業用戶的電價比例,法國為2.02:1、英國為2.20:1、日本為1.36:1、新西蘭為2.23:1,在放開大用戶選擇權時,不需要考慮交叉補貼問題。
四、大用戶直購電的方式
大用戶購電一般有兩個途徑:一是選擇不同的售電商進行雙邊交易;二是參加電力批發市場交易。一方面,雙邊交易是一種普遍的交易方式,為各國所廣泛采用。另一方面,大多數國家在建立競爭性批發電力市場以后,也允許大用戶直接參與批發市場交易。例如,在英國、法國、美國、歐洲等電力市場,大用戶購電目前都實行雙邊交易與參與批發市場交易并存的交易機制。
五、大用戶直購電的相關交易機制
目前,各國用戶的抄表、表計維護、計費和收費、信息服務等基本服務,主要存在三種方式:(1)由售電商提供;(2)依靠配電商提供全部或部分服務,但有些服務單獨收取服務費;(3)由第三方的公司提供。在電力市場開放初期,為維護系統穩定,抄表、表計維護、計費和收費、信息服務等基本服務普遍由配電公司提供。
大用戶與售電商(發電商)進行交易時,可以采取兩種合同訂立方式:一是與售電商訂立單一合同,合同中包含電網連接條款;二是與售電商訂立不含電網連接條款的售電合同,并直接與電網公司訂立電網連接協議。售電商總是與電網公司訂立電網連接協議,大多數用戶都是直接與售電商簽訂單一合同,并由合同雙方直接進行結算。如法國99%的用戶采取與售電商簽訂單一合同的方式,由售電商負責向用戶收取電費,并代替用戶處理與配電商的各種關系。
六、合同余缺電量的處理
為保證系統實時平衡,各國電力系統運行機構負責系統的統一調度,一般都要求用戶的用電量與售電商的售電量盡可能保持平衡,并通過市場機制對合同余缺電量進行處理。歐洲大部分電力市場采取雙邊交易模式,建立了平衡責任機制與實時平衡市場,通過平衡市場來確定合同余缺電量的價格,對系統責任主體的合同余缺電量進行結算。例如,在法國,電網公司RTE作為調度機構承擔著平衡市場的運營責任,所有直接與公共輸電網和配電網連接的用戶都是系統平衡機制的責任主體,必須直接或委托其供電商與RTE簽訂平衡責任合同,并履行平衡責任,主要是負責進行不平衡電量結算,結算價格由平衡市場確定。日本目前沒有建立實時平衡市場,在獨立售電商的供需失衡時,由本地電力公司提供補償供需失衡的服務,但獨立售電商需要向電力公司支付高額費用。
七、建立信用風險防范措施
為了降低市場的整體風險,各國采取了一些措施來防范大用戶選擇權放開后的市場信用風險。大用戶參與批發市場交易必須滿足市場準入條件,并按交易所的規定繳納保證金和會費。在售電商代理配電公司與用戶直接結算時,為了規避配電公司的財務風險,各國建立了風險防范機制。例如,法國監管機構允許配電公司引入銀行保證金機制,設立公用的保證金系統,要求售電商提交相當于未來一個月配電收入的保證金。英國監管機構為了降低用戶欠費的風險,允許售電商向一些特定的用戶收取安全保證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