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煤企挺進煤化工領域 成本壓力須慎重應對
日期:2008-7-16 編輯:氯堿網 |
在線收藏 |
|
河南省國資委和發改委的消息顯示,目前河南六大煤企已經全面挺進了煤化工領域。但有專家指出,一方面是電煤告急,一些地方甚至面臨著拉閘限電的可能,另一方面,煤價的居高不下也讓煤化工面臨著成本的巨大壓力,而這些壓力也勢必會轉移到下游,造成連鎖反應。在這種情況下,發展煤化工產業應該慎重。
鄭煤集團2008年的工作總結報告中提出,2008年鄭煤集團推進“非煤產業分類管理,建立分層次管理體系,增強非煤產業整體實力和市場競爭力,銷售收入力爭突破60億元”。
鄭煤集團相關負責人表示,鄭煤集團一期年產100萬噸尿素、10萬噸三聚氫氨項目已經開工,而“天順化工有限公司年產20萬噸二甲醚項目打算10月份投產,50萬噸醇氨項目規劃完畢,也將在未來一段時間內有望投產”。
平煤集團也正加大煤化工領域的擴張速度。
平煤集團董事長陳建生在平煤集團公司會議上表示:“平煤集團以非煤產業鏈為紐帶,加強與化工、建材等行業龍頭企業合作。”
陳建生同時表示:“積極推動藍天化工等企業股票上市。”
此前,平煤集團的統計資料顯示,平煤集團2007年的非煤銷售收入首次突破200億元。
6月2日,永煤集團與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在此之前,雙方在濮陽龍宇煤化工合作國內首套粉煤加壓氣化裝置。
早在5月6日,永煤集團開封龍宇化工有限公司聚甲醛項目舉行開工奠基儀式。該項目總體規劃年產10萬噸,總投資37億元。其中一期擬建成年產2萬噸,總投資8億元。
“其實河南的煤炭企業發展也都比較相似,從行業老大平煤開始,一直到鶴煤、焦煤,幾乎都是在走這條路,只是看每個公司走的時間長短而已。”河南大學經濟學院一位教授如此表示。
此前,鶴煤集團與中原大化集團組建了河南中原煤化集團。組建后的河南中原煤化集團屬河南省直管企業,資產總額達到124.48億元,按照以煤炭為主著重發展煤炭―煤化工―甲醇及其下游產品、以天然氣為主著重發展合成氨―尿素―復合肥等產業鏈進行煤化工規模化運作。
而義煤集團還與山西海姿焦化(集團)有限公司、山西鼎浩能源有限公司、臨汾市海姿運輸有限公司協議合作組建山西義鳴煤化工有限公司,四方預算總投資11.5億元人民幣,經營煤炭、煤化工及相關產品,形成年產煤炭90萬噸的礦井、年產甲醇20萬噸、年產二甲醚15萬噸的規模,在該項目中,義煤集團持股35%。
與此同時,焦煤集團1000噸多晶硅項目開工建設,該項目建成后,將和原有的20萬噸燒堿、15萬噸聚氯乙烯、4萬噸三氯氫硅等項目形成一條完整的煤―電―化產業鏈條,“多元化發展是焦煤集團的一個戰略。”焦煤集團一位內部人士表示。
“在目前煤炭價格居高不下的情況下,大力發展煤化工其實是企業的一種內耗。”上述河南大學經濟學院的教授表示。
而一位煤炭公司的負責人直接指出,目前煤炭緊缺,煤價一直持續高位,有一個很大的原因就是煤炭企業自己搞的煤化工消耗了煤炭資源。
“現在有一些煤炭企業的煤化工消耗的煤炭甚至超過了煤炭資產量的30%以上甚至更多。”上述煤炭公司的人士同時表示。
“今年原料的上漲已經嚴重影響了工業經濟的發展,只要一個環節上出了問題,就引起了連鎖反應,在煤炭價格如此高位的情況下,應該研究如何保證資源性產品的有效利用,避免引起上下游環節上的惡性循環。”中國社科院工業經濟研究所的一位專家如是表示。
背景鏈接:
河南省煤化工產業發展現狀及"十一五"發展規劃中提到,立足于煤炭轉化的資源條件和技術支撐,重點發展市場潛力大、有競爭力的4大產業鏈:
一是甲醇—烯烴產業鏈。以煤制甲醇為原料,引進魯奇公司甲醇制丙烯、UOP公司甲醇制乙烯等關鍵技術,重點發展乙烯、丙烯、聚乙烯、聚丙烯、丙烯酸及酯、丁辛醇等下游加工產品,形成甲醇—烯烴煤化工產業鏈。到2010年,形成年產140萬噸丙烯及下游產品的生產能力,年消耗甲醇160萬噸,轉化煤炭約400萬噸,實現銷售收入75億元。
二是甲醇—碳一化工產業鏈。采用羰基合成制醋酸、一步法合成二甲醚等新技術,重點發展醋酸、醋酐、醋酸乙烯、二甲醚、甲醛、聚甲醛、脲醛樹脂、EVA樹脂等下游精深加工產品,形成具有規模優勢的甲醇—碳一化工產業鏈。到2010年,形成年產170萬噸醋酸和醋酐、130萬噸二甲醚、138萬噸甲醛和37萬噸聚甲醛等下游深加工產品的生產能力,年消耗甲醇約380萬噸,轉化煤炭760萬噸,新增銷售收入233億元。
三是煤焦化—焦油深加工產業鏈。以大型搗固焦生產為基礎,實現煤焦油、焦爐氣等副產品的集中深加工和綜合利用。重點發展針狀焦、煤焦油苯品、酚、萘等深加工品,形成煤焦化—焦油深加工產業鏈。到2010年,形成80萬噸煤焦油深加工產品生產能力,新增銷售收入65億元。
四是煤制合成氨—精細化工產業鏈。著力抓好骨干氮肥企業合成氨生產原料本地化及動力結構調整改造。重點發展合成氨、尿素及三聚氰胺、甲胺、二甲基甲酰胺、碳酸二甲酯、聚碳酸酯等下游精深加工產品,形成合成氨—精細化工產業鏈。到2010年,形成年產85萬噸合成氨、132萬噸尿素和26萬噸三聚氰胺及二甲基甲酰胺的生產能力,轉化煤炭110萬噸,新增銷售收入102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