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碩迎來“新希望” 09年將達成60萬噸PVC產能
日期:2008-5-27 編輯:氯堿網 |
在線收藏 |
|
停牌5個月后,*ST寶碩近日發布了重組方案,重組方新希望化工投資有限公司將旗下的化工資產注入*ST寶碩。新希望化工表示,擬將優質氯堿化工資產注入寶碩股份,并對寶碩股份現有氯堿業務屑際醺腦歟?009年使寶碩股份的PVC生產能力達到60萬噸左右。同時將出售和清理*ST寶碩所處行業發展前景一般、競爭能力不突出的業務。
*ST寶碩發布的公告中稱,新希望化工擬在一至兩年時間內,對*ST寶碩的現有工程項目進行技術改造,將*ST寶碩的燒堿和PVC的產能分別擴大至16萬噸/年和20萬噸/年。
根據《重整計劃》相關安排,氯堿產業的主要技改項目包括:1 一次鹽水改造為膜過濾或陶瓷過濾,提高過濾質量和效益,減少占地面積,提高鹽水收率,減少資源浪費; 2 增加離子膜電解槽,擴大燒堿產能,提高燒堿生產工序的勞動生產率; 3改造氯化氫合成爐,使用大型石墨合成爐,提高氯化氫質量和生產效率。 4 將濕法乙炔改為行業內推廣的干法乙炔,減少電石消耗,減少廢水排放量; 5使用高效轉化器; 6增加廢酸解析裝置,回收VCM廢酸,提高氯化氫的回收率,提高經濟效益; 7 開展多品種產品生產,改變現在單一生產5型樹脂的現狀,增加生產高型號產品,減少生產低型號產品,為公司內部PVC加工企業合理配套。同時,對于塑料加工產業,也將做適當調整,注入所需要的流動資金,在達標達產的基礎上,擴大規模,提高資產利用率。1 管材:通過填平補齊,將生產規模擴大到合理的經濟規模,利用寶碩股份品牌的現有優勢,擴大在國家重點工程、重點項目的市場占有率,加強在國外工程項目方面的市場開拓;2 型材:通過擴大生產規模和調整產品結構,努力開拓中心城市高端市場和新農村房屋改造市場,以占領高端市場和提高改善農民居住條件為目標市場; 3 塑料薄膜:通過填平補齊,適當調整生產規模,努力開拓新的市場,開拓新的用途,同時,以開發功能膜的市場為重點,不斷提高經濟效益!
根據雙方簽署的協議,*ST寶碩限售流通股股東共計讓渡股票12645萬股,占公司總股本的30.66%。雙方同意讓渡股份中的731萬股股票,將由公司破產管理人進行變現,用以清償公司的債務,其余股票11914萬股由新希望化工及其一致行動人四川新興化工有限公司有條件受讓,其中新希望化工受讓8914萬股,新興化工受讓3000萬股!
同時希望化工承諾,自股份過戶至新希望化工和新興化工名下之日起,新希望化工為*ST寶碩依《重整計劃》償還債務承擔連帶保證責任,提供擔保函,以保障寶碩股份能按期清償債務;新希望化工將通過寶碩股份非公開發行股票購買資產的方式或中國證監會認可的其他方式將成都華融化工有限公司和甘肅新川化工有限公司等優質資產注入寶碩股份,以保障寶碩股份具有持續經營能力;協議生效后,新希望化工將通過各種方式為寶碩股份提供資金支持,引進先進的管理理念和方法,提升寶碩股份的技術水平,擴大生產規模,提高盈利能力。對于上述重組協議,新希望化工和新興化工必須要取得中國證監會豁免其要約收購的批準。
此次重組前,新希望化工為*ST寶碩第二大股東,持股4513萬股,占寶碩股份總股本的10.94%。寶碩股份因債務危機,于2007年1月25日被保定中院裁定進入破產程序。2008年1月3日,經寶碩股份申請,保定中院裁定其進入破產重整程序。2008年2月5日,《重整計劃草案》獲法院批準。目前,破產重整程序已經終止,重整計劃處于執行階段,執行期間為三年。
新希望化工表示,此次重組戰略意義在于以寶碩股份為平臺,結合相關資產的區位、資源、物流、市場等特點,抓住有利時機整合和發展所屬相關氯堿化工資產,優化氯堿產業的戰略布局,做大做強上市公司,切實保護債權人和中小股東等利益相關方的權益,促進所屬氯堿化工相關產業的健康、長遠發展。
【鏈接】
河北寶碩股份有限公司系1998年經河北省人民政府股份制領導小組辦公室冀股辦[1998]第24號文批準,由河北保塑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寶碩集團”)獨家發起并以募集設立方式設立。1998年7月21日,經河北省工商行政管理局核準注冊成立,1998年9月18日公司股票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掛牌交易。2007年2月16 日,因2005年和2006年連續兩年虧損,上海證券交易所對寶碩股份股票交易實行退市風險警示特別處理。
寶碩股份主營業務是生產、加工及銷售塑料和化工產品,經營范圍為:塑料制品、塑料管材、異型材、塑鋼門窗及零部件、棚膜、地膜、土工膜、復合包裝材料、合成材料、熱收縮包裝材料、燒堿、鹽酸、聚氯乙烯樹脂、液氯、漂液、次氯酸鈉、木糖、木糖醇、糠醇的生產、銷售;塑料半成品、化工原料(不含易燃、易爆、毒害品)、化工產品(不含化學危險品)的批發、零售;經營本公司 自產產品和技術的出口業務和本公司所需的原輔材料、機械設備、零配件及技術的進口業務(國家限定經營和禁止進出口的商品及技術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