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觀經濟年中分析:工業增長趨緩 庫存變化明顯
更新日期:2004-7-15 編輯:氯堿網 |
在線收藏 |
|
今年以來,我國工業增長速度再創新高,重工業對工業增長的引擎作用繼續凸現。工業企業效益總體上繼續高漲,利潤創近年來最好水平。宏觀調控對工業的影響也已顯現,部分工業行業的投資、生產正向合理水平變動。
在工業快速增長的同時,工業領域的一些問題也凸現出來,煤、電、油價格上漲、供應緊張,重點工業品庫存變化明顯,煤炭庫存下降至20年來的最低點,鋼鐵、汽車、玻璃、電解鋁等行業庫存明顯上升。
初步預計今年全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增加值同比將增長16.5%左右,工業品出廠價格先揚后抑,全年上漲4%左右。因此,有必要加強煤、電、油安全運行管理,優化工業結構,轉變工業增長方式,走新型工業化道路,促進工業健康發展。
一、工業運行總體處于良好狀態
今年上半年,我國工業運行總體上處于近年來較好的狀態。
1、工業增長速度創近年來新高
今年1-5月份,規模以上工業累計完成增加值20036.90億元,同比增長18.1%,增長速度明顯高于去年同期。其中,1-5月各月,規模以上工業完成增加值分別比上年同期增長7.2%(扣除春節因素增長19.1%)、23.2%、19.4%、19.1%、17.5%,各月同比增長速度均高于去年同期水平。在快速增長的同時,工業生產呈現出如下特點。
第一,重工業對工業增長的引擎作用繼續凸現。1-5月份累計,重工業完成增加值13437.87億元,同比增長20.2%,輕工業完成增加值6599.02億元,同比增長15.6%,重工業增長速度高于輕工業增長速度4.6個百分點,我國工業的重工業化趨勢十分明顯。
第二,在各行業當中,電子通信、交通運輸設備制造、黑色冶金、電氣機械、化工、電力和通用設備制造等七大行業對工業增長起到了決定性作用。5月當月這七大行業對工業增長的貢獻率都在5%以上。其中,電子通訊行業的貢獻率最高,達到14.5%,拉動工業增長2.5個百分點;交通運輸設備制造業對工業的貢獻率為8.6%,拉動工業增長1.5個百分點;黑色冶金行業對工業增長的貢獻率為6.9%,拉動工業增長1.2個百分點;電力、電氣機械、化工和通用設備制造業對工業增長的貢獻率在5%至6.4%之間,分別拉動工業增長0.9至1.1個百分點。
第三,各類工業企業增長速度不一。1-5月份,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完成工業增加值8769.76億元,同比增長14.7%;股份制企業完成工業增加值8778.93億元,同比增長18.2%;外商及港澳臺投資企業完成工業增加值5622.06億元,同比增長22.0%;集體企業完成工業增加值1048.35億元,同比增長11.4%;股份合作制企業完成工業增加值371.17億元,同比增長12.8%。外商及港澳臺投資企業和股份制企業增長速度最快。
2、工業經濟效益總體水平創12年來同期最好水平
今年以來,工業企業效益總體上繼續高漲,利潤創近年來最好水平。
第一,工業經濟效益繼續攀升。1-4月份,工業經濟效益綜合指數達到158.34,比上年同期提高16.83個百分點,創近12年來同期最好水平。主要經濟效益指標與上年同期相比,總資產貢獻率為11.72%,提高1.39個百分點;資本保值增值率為115.75%,提高4.27個百分點;成本費用利潤率為6.83%,提高0.57個百分點;流動資產周轉率為2.03次,提高0.18次。
第二,工業企業利潤創近年來最好水平。1-4月份,規模以上工業盈虧相抵后實現利潤3342.1億元,同比增長45.7%。各種類型企業利潤增長率先后排名為:私營企業增長61.8%;外商及港澳臺投資企業增長43.6%;股份制企業增長41.4%;集體企業增長37.6%;股份合作制企業增長36.6%。
在39個工業大類行業中,有38個行業利潤比上年同期增長。實現利潤增幅最高的五個行業是:黑色金屬礦采選業增長6.98倍;非金屬礦物制品業增長2.2倍;石油加工、煉焦及核燃料加工業增長2.06倍;有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增長1.33倍;黑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增長1.29倍。
第三,產品銷售收入增長較快。1-4月份,規模以上工業實現銷售收入53202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34%。其中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21276.4億元,增長26.5%。
但是也存在著虧損企業虧損額有所上升、企業產成品資金和應收賬款增長較快等問題,值得關注(見表1)。
3、工業投資增長速度創近年來的最高速度
今年1-5月份,全國城鎮50萬元以上工業項目完成固定資產投資5965億元,增長47.8%,增速創近年來的新高,但是月累計增幅出現下降趨勢,1-5月增幅比前4月回落9.8個百分點。
分行業看,1-5月紡織及服裝業投資265億元,增長41.1%,增幅比前4月回落20.4個百分點;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業投資448億元,增長66%,回落7.5個百分點;非金屬礦物制品業投資329億元,增長67.8%,回落26.9個百分點;黑色金屬開采和冶煉及壓延加工業投資653億元,增長73.2%,回落19.6個百分點;有色金屬開采和冶煉及壓延加工業投資194億元,增長60.8%,回落22.3個百分點;交通運輸設備制造業投資282億元,增長57.6%,回落10.6個百分點;電氣機械及器材制造業投資126億元,增長84.9%,回落26.2個百分點;電力、燃氣及水的生產和供應業投資1433億元,增長47.3%,回落0.5個百分點;石油加工、煉焦業投資165億元,增長121.1%,增幅上升1.6個百分點。
其中電力投資方面,2004年1-4月份,電力投資項目計劃總投資14665.58億元,增長53.2%,比去年同期提高1.5個百分點。根據城鎮500萬元以上投資項目統計,1-4月電力投資888.59億元,同比增長49.4%,增速比上年提高17.8個百分點,比上年末提高30.7個百分點。1-4月份,電力投資表現出投資總規模大幅度增長,大項目明顯增加;西部地區電力投資增長最快;資金狀況良好,貸款增長較快;國有及國有控股投資仍然占據主導地位等特點。
1-4月份城鎮500萬元以上的投資項目中,制造業投資增長70.7%,鋼鐵工業投資增長99.1%,水泥工業投資增長79.0%,鋁采選及冶煉投資增長86.6%。高耗能工業投資增速過快是煤電供應緊張的主要原因。
總之,投資對工業的高速增長起到了有效的拉動作用。
4、工業品出口快速增長
今年以來,世界經濟形勢好轉,主要國家經濟發展加快,工業品出口面臨有利的國際環境。一季度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出口交貨值6991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30.5%。據測算,一季度出口對工業增長的貢獻率約為18.1%,拉動工業增長3.2個百分點。4月份,工業企業實現出口交貨值2828億元,比去年同月增長32.7%,增速比去年同月高3.9個百分點。5月份,工業企業實現出口交貨值2882億元,比去年同月增長34.1%,增速比去年同月高8.1個百分點。今年1-5月份,工業企業實現出口交貨值增長速度出現逐月增長態勢,外需對工業的需求拉動作用不容忽視。
5、宏觀調控對工業正在產生積極影響
去年下半年以來,面對投資增速過快、物價上漲、高耗能產業過度發展導致煤電油供應緊張等宏觀經濟形勢,中央政府先后采取了貨幣政策、產業政策、土地政策等宏觀調控措施,對于防止宏觀經濟失控起到了有效的遏制作用。目前,宏觀調控已初見成效,宏觀調控對工業的影響也已顯現,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月同比增長速度已出現下降趨勢,部分工業行業的投資、生產正向合理水平變動。
面對鋼鐵、電解鋁、水泥等行業過熱情況,發改委、人民銀行等宏觀調控部門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采取了諸如制止鋼鐵電解鋁水泥等行業盲目投資、提高固定資產投資項目資本金比例、加強產業政策和信貸政策協調配合、推出部分行業制止低水平重復建設目錄等,對這些行業的盲目重復建設將起到有效抑制作用。
今年1-5月份,粗鋼生產10390.66萬噸,同比增長22.7%;鋼材生產11345.32萬噸,同比增長24.3%;氧化鋁生產284.80萬噸,同比增長17.0%;水泥產量34285.64萬噸,同比增長20.1%。增長速度仍然高于去年全年的增長水平,但是從月同比增長速度看,4、5月份這四種產品的增長速度已明顯低于2、3月份的增長速度,過度增長勢頭正在趨于好轉。
二、工業發展存在三大問題
在工業快速增長的同時,工業領域的一些問題也凸現出來,主要表現在煤電油供應緊張、價格上漲、重點工業品庫存變化明顯等方面。
1、工業增長遭遇能源供應瓶頸約束
2004年1-5月份,我國規模以上企業能源生產總量達59631.44萬噸,同比增長13.1%,增速比去年同期提高1.5個百分點;發電量8175.68億度,同比增長16.1%,增速比去年同期提高0.6個百分點,增長速度創近年來的新高。
但是煤電油供應緊張日趨嚴重,工業增長遭遇能源瓶頸約束。首先,電力供應緊張狀況有加劇趨勢。我國在2002年開始出現明顯的缺電現象,當年缺電省份有11個,到2003年缺電省份上升到21個,今年上半年缺電省份進一步上升到24個,缺電省區明顯增加;與此同時,電力供應缺口也由2003年的1000萬千瓦上升到2000萬千瓦左右,今年夏季電力供應缺口有可能進一步上升到3000萬千瓦左右,電力供應不足的局面比較嚴重。其次,煤炭特別是電煤供應緊張。今年1-5月份,我國規模以上企業原煤產量為60020.22萬噸,同比增長16.1%,但是強勁的需求導致價格上漲,庫存明顯下降。第三,石油進口繼續擴大。今年1-5月份我國天然原油產量為7147.83萬噸,同比增長1.8%,產量處于穩定增長水平。但是石油需求增長迅速,對進口的依賴程度進一步加大。今年1-4月份,我國進口原油4014萬噸,同比增加1004萬噸,增長33.3%;進口成品油1268萬噸,同比增加500萬噸,增長65.1%。
導致能源供應緊張的首要原因是高耗能工業過度發展。今年以來,鋼鐵、水泥、建材、電解鋁等高耗能行業的用電量增長率都在20%以上,大大高于發電量增長速度。同時,能源供給過程中的瓶頸約束導致了能源供應緊張。例如電網建設滯后導致跨網輸送電受到限制;價格體系不合理,煤電生產企業利益不均衡導致電煤供應緊張;運能不足導致煤炭等運輸緊張。因此,有必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進行治理。
2、工業品價格上漲明顯
2002年我國工業品出廠價格下降2.2%,2003年工業品出廠價格指數走勢表現出"兩頭高中間低"的態勢,全年上漲2.3%。今年1-5月份工業品出廠價格累計上漲4.3%,截至4月份在39個工業大類行業中,有32個工業行業產品出廠價格呈現上漲狀態,工業品價格上漲成為工業發展的一個突出現象。
今年以來,我國工業品出廠價格指數已由1月份的103.47上升到5月份的105.7,其中生產資料出廠價格指數由104.62上升到107.1,生活資料出廠價格指數由100.26上升到101.7,生產資料價格上漲明顯快于生活資料價格的上漲。今年1-5月份生產資料出廠價格累計上漲3.1個百分點,生活資料出廠價格累計上漲1.2個百分點,可見我國工業品出廠價格上漲主要由生產資料出廠價格上漲引起(見表2)。
導致我國工業品價格上漲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幾個方面:首先是需求拉動因素導致工業品價格上漲。受去年以來投資需求的高速增長拉動,鋼鐵、建材、有色金屬等價格上漲,住房、汽車等消費需求對類似行業也產生影響。以原煤為例,2001年原煤出廠價格比上年上漲6.9%,2002年漲幅高達13.2%,2003年上漲3.9%。今年以來受煤炭產品市場需求旺盛和運力不足的影響,煤炭產品價格繼續上漲,5月份煤炭出廠價格同比上漲15.4%。其次是成本因素推動價格上漲。2003年原材料、燃料、動力購進價格上漲4.8%,今年1-5月份累計上漲9.4%。原材料、燃料、動力購進價格漲幅明顯高于工業品出廠價格漲幅,工業企業"高進低出"狀況比較明顯,在工業企業內部積聚了成本壓力,導致工業產成品價格上漲。
但是,我們也應該看到,在工業品出廠價格總體上漲的同時,有一些重點行業受宏觀調控的影響價格已經出現下降。例如鋼材價格已經出現明顯回落;汽車受市場競爭加劇、庫存上升的影響價格出現下降趨勢;政府下調部分藥品價格等?傮w上看,受工業品總的供求格局影響,以及宏觀調控措施的不斷加強,工業品出廠價格上漲的動力在減弱,不會出現持續上漲乃至失控的局面。而且生產資料價格上漲快,生活資料上漲慢的格局,對投資需求也有一種抑制作用,而對消費需求的抑制作用相對較小,某種程度上還對經濟發展有促進作用。
3、重點工業品庫存變化明顯
與宏觀調控、能源供應緊張、工業品價格上漲等相關聯的是重點工業品庫存變化問題。到今年四月末,規模以上工業產成品資金9084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8.9%,增幅比上年同期上升9個百分點,比3月末上升1.1個百分點,工業庫存明顯上升。1-4月份,規模以上工業實現產品銷售收入比上年同期增長34%,規模以上工業盈虧相抵后實現利潤比上年同期增長45.7%,明顯快于產成品資金占用的增長速度。這說明庫存的增長有一定合理性因素,但是我們也發現,重點工業品如煤炭、鋼材、汽車等庫存變化明顯。
首先,煤炭市場供不應求,煤炭庫存下降至20年來的最低點。今年以來煤炭庫存逐月下降,2月底全國煤炭社會庫存為10353.21萬噸,同比減少1038.34萬噸,下降9.12%;比年初減少583.87萬噸,下降5.34%。到4月末已經跌破1億噸的警戒線,下降到9800萬噸,是近20年來的最低值。特別嚴重的是電力企業煤炭庫存已經下降到影響安全生產的水平,例如5月7日,國電直供系統的煤炭庫存僅771萬噸,僅相當于平均7.41天的耗用總量。煤炭社會庫存水平過度下降給煤炭市場運行帶來很大的潛在危害。
其次,鋼鐵庫存明顯上升。鋼鐵行業的高速增長引發了鋼鐵行業固定資產投資的高速增長,鋼鐵行業低水平重復建設十分嚴重,據估計鋼鐵行業的產能已經超前5年。3月份以來,鋼鐵價格下降,鋼鐵庫存也大幅上升。據鋼鐵工業協會對66家大中型鋼鐵企業的統計數據顯示,今年3月末,鋼鐵產品的庫存比年初增長42.68%,庫存最多的是螺紋鋼、線材兩個品種。進入二季度以來,鋼鐵行業的庫存進一步上升。
最后,汽車行業庫存上升明顯。根據對13家汽車行業國有重點企業統計表明,截至4月底汽車庫存價值達人民幣142億元,較上年同期上升28%。經銷商承擔的社會庫存量盡管很難統計,但是估計數量也會不小。汽車產能過剩是庫存上升的主要原因,這會影響到汽車制造商的生存與發展。
其它如玻璃、電解鋁等行業庫存也在明顯上升。目前在39個工業行業中,有十多個行業庫存增幅超過15%,工業庫存的變化應該引起有關方面的重視[視點] 調整增長方式 把握有利時機
受宏觀調控的影響,下半年工業增長速度有進一步回落的可能。
增長趨勢
1、工業生產和效益增長勢頭將趨緩。這主要是因為需求對工業的拉動作用會下降。具體分析,固定資產投資增長速度有進一步回落的可能,投資需求對工業的拉動作用會弱于去年全年的水平。居民消費增長速度稍高于去年的水平,對工業的拉動作用將與去年相當。全年出口增長速度會有所減低,出口對工業的拉動作用也會弱于去年水平。但是考慮到工業生產巨大的慣性,以及前期高投資所形成的工業產能增加,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增加值增長仍將會處于一個相對高位。我們預測,全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增加值將增長16.5%左右,略微低于去年17%的水平。
從效益的角度來看,盡管今年前五個月工業效益創近年來的最好水平,但是受宏觀調控的影響,以及工業價格、庫存、應收賬款的可能變化,我們認為今年下半年工業企業利潤、銷售收入等的增長速度會低于前5個月的水平。
2、預計全年工業品出廠價格上漲4%左右。盡管去年以來工業品出廠價格在石油、鋼鐵、煤炭、有色金屬等主要生產資料產品價格上漲的帶動下出現上漲趨勢,但是我們也應該看到,目前這種趨勢正在減弱。從工業品出廠價格看,5月份生產資料出廠價格環比上漲0.2%,比4月份漲幅回落了0.8個百分點;生活資料出廠價格5月與4月持平,比4月份漲幅回落了0.3個百分點。一些重點工業品價格也呈現出同樣的變動趨勢,如普通大型鋼材5月份環比價格下降0.3%,普通中型鋼材下降6.8%,普通小型鋼材下降2.5%,線材下降9.7%。同時,煉鋼用鐵礦石5月環比價格下降7.6%,鐵精礦粉下降6.4%。其它如有色金屬、汽車、電子產品等也出現了月環比價格逐漸下降的趨勢。
從價格變動的因素看,今年下半年拉動工業品出廠價格上漲的因素將進一步減弱。首先,受宏觀調控影響,投資需求對工業品價格上漲的拉動因素將進一步弱化。我們預計固定資產投資增速還有進一步回落的可能,那么投資對工業價格的拉動因素將進一步減弱。消費需求處于平穩增長態勢,生活資料價格會趨于平穩。其次,從國際因素看,隨著OPEC增加石油產量,美元匯率的趨穩,石油價格已經出現高位回落趨勢。重要的礦產品價格也出現下降趨勢。預計下半年國際市場價格因素對工業品價格上漲的影響會削弱。因此,我們預測全年工業品出廠價格將呈現先揚后抑走勢,全年將上漲4%左右。
應對措施
1、加強煤電油安全運行管理。去年以來,煤電油供應緊張,導致煤電油生產企業超負荷運行,安全情況不容樂觀。今年三、四季度這種情況仍然不會迅速改觀,因此,有必要加強煤電油等相關行業的安全管理與檢查,防止重大事故的發生,為工業生產提供保障。同時,要加快制約煤電油發展的瓶頸因素的疏通工作,例如加快電網規劃與建設,增強電網的安全性,提高跨網輸電能力;研究電煤供求雙方利益平衡機制,消除電煤供應緊張的人為因素等。
2、優化工業結構。盡管我國工業增長速度較快,但是工業結構不合理的狀況不容忽視。在煤炭、鋼鐵、汽車等行業產業集中度較低,企業規?傮w上偏小,缺乏規模經濟,產業組織結構表現出散亂差的狀況,行業內部存在低水平惡性競爭,導致產業利潤率降低,企業積累能力削弱,技術進步受到抑制。而電力、石油化工、煙草等行業在定價、產量等方面存在著明顯的行政性壟斷,存在競爭不足、產業效率低下等問題。因此,有必要著眼于長遠,針對具體的行業特點,加快改革,優化產業結構,提高工業的競爭力,增強工業的可持續增長能力。
3、轉變增長方式,走新型工業化道路。隨著新一輪經濟增長周期的展開,我國工業發展的粗放化、高耗能化的趨勢十分明顯,低水平重復建設的現象仍十分嚴重。這兩年來能源彈性系數明顯上升,煤電油供應緊張,導致國民經濟失衡。這種現狀與新型工業化道路的努力方向背道而馳。轉變工業增長方式,走新型工業化道路是我國的必然選擇。轉變工業增長方式要采取正確的政策,我們的政策必須建立在有效的利益引導機制基礎上,以抑制工業企業粗放化、高耗能化的擴張沖動,為此我們可以從稅收、信貸、差別用能定價、鼓勵技術進步等方面入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