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改委:宏觀調控基本到位 通脹壓力有減緩之勢
更新日期:2004-7-7 編輯:氯堿網 |
在線收藏 |
|
CPI增長有見頂的趨勢 近期不必加息
國家發改委宏觀院6月5日為中國證券報提供的報告認為,從二季度宏觀經濟運行和發展趨勢看,中國經濟正在逐步降溫,表明此輪以抑制一些行業投資過度增長為重點的宏觀調控政策基本到位。報告同時建議,近期不必出臺“加息”等總量調控措施。
報告指出,此輪宏觀調控措施盡管也采取了緊縮性的政策,但不同于以往,這是一種結構性緊縮政策,不是全面的緊縮政策,解決的是結構性過熱問題而不是總需求過熱問題,一旦重點關注的投資過熱行業降溫效應開始顯現,便意味著政策調整已基本到位。
從投資和經濟增長的中短期趨勢來看,宏觀調控不必再做“減檔”處理。不僅二季度投資增長的降溫已經比較明顯,而且我們預計投資增長率下降趨勢將會持續到今年下半年至明年上半年,最后回落到可持續增長的水平。投資是左右此輪宏觀調控政策取向的主要因素,投資和經濟增長減速趨勢的形成意味著不能再加大宏觀調控的力度,否則反而會使人們對經濟增長的預期下降,造成增長的過度回落。
報告強調,盡管當前物價總水平繼續有所上升,但中期通脹壓力不大,而且有減緩的趨勢,因而近期不必出臺“加息”等總量調控措施。5月份居民消費價格(CPI)同比增長4.4%,比上月加快了0.6個百分點,首次突破了4%。但到目前為止,此輪經濟增長中通脹問題并不嚴重,而且未來一段時間內也缺乏通脹加速的基礎。多種跡象表明,CPI增長有見頂的趨勢。5月份CPI環比下降0.1%,再結合當月生產資料價格出現的連續7個月上升后的第一次回落,說明5月乃至6月CPI的上升只是由于時滯因素的作用。因此,對于加息要十分慎重,不僅因為它是總量調控措施,搞得不好,會對整個經濟產生明顯的收縮作用;而且在當前情況下,會因本外幣利差擴大,增加套利空間,導致國外熱錢大量流入,不僅將增加人民幣的基礎貨幣投放量,而且還會增大人民幣升值的壓力。在當前的情況下,只要物價增幅在達到5%后不再繼續加速上揚,宏觀調控政策將僅限于結構性調控,不必采取全面的緊縮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