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力大區聯網“錢”景可期
更新日期:2003-11-10 編輯:氯堿網 |
在線收藏 |
|
9月份,華北、華中兩大電網實現聯網,我國電壓等級最高的西北750千伏輸變電示范工程開工建設,這兩件事表明,我國電網建設步伐正在逐步加快,“西電東送、南北互供、全國聯網”戰略正在順利推進。
那么,大區聯網會帶來什么經濟效益呢?10月25日,華北電力大學研究電力市場領域的博士生導師曾鳴教授接受記者采訪,就大區聯網的經濟性及相關問題發表了自己的看法。
更大范圍地優化配置資源需要大區聯網
對于大區聯網,曾鳴說,電力作為特殊商品,從資源優化配置及安全性來說,大區聯網有迫切性,大區與大區之間更大范圍的電力交易將使資源在更大范圍內得以優化配置。
談到大區聯網的效益,曾鳴認為,聯網有送電效益、備用效益、錯峰效益、水火調劑效益、事故支持效益等等。大區聯網與以前省與省之間聯網的情況從物理上說是一致的,從電力特殊商品的技術規律上說也是一樣的,經濟效益上也有相同規律。所以,可以根據過去省與省之間聯網已經取得的經濟效益和安全效益,來推測我們現在正在實施還沒完全實現的大區聯網的未來的經濟效益和安全效益。他說,僅以備用效益來看就有可觀的經濟利益。例如,原華東電網(三省一市,即浙、蘇、皖、滬)聯網后,如排除其他外部的管理體制、電價等因素,在有電網支持的理想情況下,全網的備用容量可減少1/4。以全網裝機容量3000萬千瓦、20%的備用容量計算,原來需要600萬千瓦的備用,現在可以減少1/4即150萬千瓦的備用容量。意味著在電網保證同樣供電能力和安全水平的情況下可以少裝機150萬千瓦;以每千瓦裝機造價5000元計算,就可以減少投資75億元。同樣的,如果保留這150萬千瓦的裝機,就會使電網的安全水平上—個大臺階。
聯網可減少備用裝機,但電源電網分開后,利益的不一致,對此如何看?曾鳴說,電網是電力市場的載體,也是電力交易的工具。大區聯網使得交易工具升級換代,對交易雙方都有好處。對電源來說,大區聯網使其市場擴大,自主性增強,有利于將來實行直供電。而電網定位是自然壟斷,大區聯網后電網可控制的資源增加,能收更多的過網費,促進電網的發展和擴張。
對于大區聯網的總體經濟效益,曾鳴認為,由于在實際運行中會受到各種因素的影響,具體的綜合經濟效益難以給出數據,現在大區聯網剛剛開始實施,一些數據還難以測算。但根據一些西電東送工程的概預算和可行性研究來看,一般效益可以提高10%~20%,當然這也需要輸電線路及各種外部條件的配合。
今年有19個省、市缺電,在曾鳴看來,緩解用電緊張有兩種方法,一是就地解決,在當地就地建電源,二是通過大區聯網。曾鳴說:“一般來說,大區聯網比各地就地建電源在整體優化配置資源上要好。”
大區聯網有利于打破省間壁壘
我國正在打破電力省間壁壘,建立六大區域電力市場。而以前曾經提到“省為實體”,現在也還有人支持分省平衡,這兩種看法孰憂孰劣呢?
曾鳴表示,地方政府有地方的社會利益和經濟利益要考慮,任何一個地方政府作為父母官都要維護當地的GDP和老百姓的就業。曾鳴回憶說:“當年省為實體就是要調動地方積極性,解決長期缺電的問題。省為實體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沒有什么錯,在較短時間內就解決了缺電問題,為我國經濟發展作出了貢獻。”
但是,曾鳴認為,隨著市場經濟的到來,特別是加入WTO之后,省為實體對電力這個特殊資源的優化配置就產生了一定的阻礙作用。打破區域間的市場壁壘可以促進公平競爭,避免電力行業內部浪費,這也是大區聯網的效益所在。同時,這出符合十六屆三中全會提出的加快建設全國統一市場的要求。
打破省間壁壘有兩種方法,一是中央政府通過宏觀調控,為在更大范圍優化配置資源、獲得更高的國家利益而凋整政策,改善管理體制。另一個就是用市場的方法,關鍵是電價的價格信號。曾鳴強調說:“互供電價應該朝向區域電力市場。但在現階段要有過渡,由于相臨各省經濟差異比較大,不宜一步到位建立區域電力市場,要考慮特殊情況。因此,不能一股腦兒地說省為實體是錯的。”
曾鳴指出,西電東送的實施出要求實現大區聯網。西電東送是國家的政策,其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有目共睹。西電東送有兩種方式,一種是在西部建電源直接建專線輸到東部,另一種是采用大區聯網的方式。建專線的方式會使東部接受西電的省份只能接受西電,而不能選擇其他的發電商,并且東部電不一定永遠需要西電,當不需要西電時,已架設的西電專線就會浪費掉。因此,西電東送應該是兩種方式相互結合,互相補充,既有專線,又有大區聯網。例如,廣東既接受云南、貴州、廣西的專線供電,又通過與華中電網連接,接受三峽電力。
大區聯網任重道遠
曾鳴說,隨著三峽送出、西電東送和全國聯網工程的實施,我國跨區電網的建設已初具規模,但是,要使大區聯網的效益充分發揮,還需要國家宏觀政策、管理體制、價格機制等外部條件的配合。大區聯網的技術要求高,運行存在較大風險,需要電源和電網的建設協調規劃。雖然電力體制改革之后已經出現多個利益主體,但仍然要統一規劃。電力市場的建立,研究工作的重點要從電力市場建成后如何運行轉移到電力市場的前期構造上來。電源的規劃出要由國家統一來做,要按既定的程序來做。
曾鳴特別提到,大區聯網要吸取美加大停電的教訓。不僅要吸取國際上的教訓,還需要加快電力市場的改革進程,但是出臺的政策要有利于各區之間自主的經濟行為,增強交易雙方的交易動力,避免拉郎配。
曾鳴說,現在已經實現廠網分開,以后還要輸配分開、競價上網。在電力市場建立以后,實施大區聯網,過去在計劃經濟下不曾有過的挑戰會出現,但不曾有過的機遇也會出現,大區聯網“錢”景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