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第六大原油輸出國尼日利亞開始全國罷工
更新日期:2004-6-10 編輯:氯堿網 |
在線收藏 |
|
世界第六大原油輸出國尼日利亞的工會8日晚宣布,它當天與政府之間持續11小時之久的關于燃油價格問題的談判以失敗告終,它將從9日零時開始組織全國罷工,并很有可能影響原油出口。
根據尼工會的計劃,第一階段的罷工將持續21天。在此期間,它要求,人們要么走上街頭抗議,要么呆在家里不要出門;而全國所有銀行、機場、海港、市場以及大學都將關閉。它說,此后如果政府仍不答應它降低國內市場燃油價格的要求,它將延長罷工時間。而直接的后果將是這個石油大國經濟癱瘓,原油出口暫時中斷。
隨著罷工迫在眉睫,尼日利亞8日生活在恐慌之中。大街上堵滿了出來搶購物品的汽車;加油站被買油的人重重包圍,其中一些掛出了“售完”的牌子;銀行里等待取錢的人排起了長隊;在菜市和商店里,人們瘋狂地購買食物和生活用品。
尼日利亞日產原油200多萬桶,但與所有非洲產油國一樣,它沒有煉油能力,需要依賴進口才能滿足國內需要。自去年開始經濟改革取消政府控制價和燃油補貼以來,它的國內市場燃油價格緩慢上升,到今年5月28日,價格從30美分陡漲30%左右。尼工會6月1日說,這是在非洲人口第一大國“制造混亂的請柬”,是絕大多數人所不能接受的,它威脅從9日開始罷工。
8日上午,尼政府進行了第一次也是最后的努力,邀請工會領導人坐到了談判席上。同時,尼聯邦最高法院也試圖進行調解,它裁決政府應該立即降低燃油價格,而工會則取消罷工。對此,尼政府表示將遵守裁決,而工會則堅持說,這是政府的詭計,除非燃油價格下降,罷工才會停止。
因燃油價格問題,尼工會去年7月曾組織了一次8天的大罷工。而去年10月以及今年1月的兩次罷工威脅都以與政府達成妥協而告終,但妥協之后燃油價格繼續上漲。盡管前幾次都沒有對尼原油出口造成大的影響,但專家仍擔心在全球油價高居不下、產油國許諾提高原油產量的情況下,這次罷工會給全世界原油市場帶來不良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