踐行入世承諾:中國降低門檻 帶來外商投資新熱潮
更新日期:2004-5-20 編輯:氯堿網 |
在線收藏 |
|
中國政府在今年4月頒布的《外商投資商業領域管理辦法》,取消了對商業利用外資的試點工作,進一步放開了外商投資商業企業在數量、股權、地域、經營商品種類等方面的限制。對于所有愿意進入中國市場或擴大在華投資的國際零售業企業而言,這無疑是一個重大利好消息。
出臺外商投資商業新辦法只是今年中國政府履行入世承諾、降低外資準入門檻中的一項內容。在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的第三個年頭,中國政府還將在通訊、建筑、分銷、銀行、保險、旅游、運輸等多個行業調整原有政策,取消特許經營限制、允許設立外商獨資建筑企業等措施將相繼出臺。
復旦大學世界經濟研究所張紀康教授分析,入世以來中國主要在三個方面放寬外商投資限制:一是取消地域限制,如在入世當年取消外資銀行在上海等四座城市經營人民幣業務的限制,并承諾在入世第五年取消全部地域限制;二是擴大外商投資領域和規模,如從今年開始外商被允許投資圖書、報紙、雜志、藥品、農藥和農膜的分銷服務,及藥品、農藥、農膜和成品油的零售服務;三是擴大外資在中外合資企業中的可持股比重,直至允許設立獨資公司。如從今年起,從事國內證券投資管理業務的中外合資公司中外資比例可以達到49%,而在租賃服務方面則允許設立外資獨資子公司。
入世以來外商投資限制的全面松動,有力促進了外商投資中國的熱潮。據商務部統計,2003年1至12月,中國新批設立外商投資企業41081家,比上一年增長20%;合同外資金額1150.7億美元,同比增長39%;實際使用外資金額535.05億美元,超過美國成為世界最大的外資流入國。
越來越多的外資企業從日益開放的中國市場中受益。由于中國放寬外資并購的限制,全球最大的化妝品公司歐萊雅得以在去年底和今年初先后收購中國本土護膚品牌、市場占有率達5%的“小護士”,以及知名彩妝及護膚品牌“羽西”,當年這兩個品牌就給歐萊雅分別創造了4000萬歐元和3800萬歐元的銷售額。
進一步擴大在華投資規模,提高投資項目技術含量已經成為外資的共識。目前在華跨國企業的投資方式出現了從合資合作走向獨資或控股的新動向,中國的外商獨資企業已從量上超過了合資企業。同時,外商投資正在實施多元化戰略:在中國市場推出多個產品、品牌或服務,對產業的上、中、下游或生產、流通、售后服務各環節進行系統化投資,實現了從“點進入”到“面進入”的飛躍。
各大跨國公司對于中國政府遵照入世時間表、進一步降低外商投資門檻充滿信心。安利公司全球公共事務副總裁侯力威說,今年初中國商務部在起草直銷業相關法律時,征詢了包括安利公司在內的全球直銷行業代表企業的意見,這充分體現了中國政府的坦誠和開放。“我們對中國政府按照入世承諾加速對外開放深信不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