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座國產化核電全面投產 其意義超乎尋常
更新日期:2004-5-11 編輯:氯堿網 |
在線收藏 |
|
核電秦山聯營有限公司總經理李永江昨日在北京宣布,秦山核電二期工程2號機組5月3日1時15分正式投入商業運行。至此,我國自主設計、自主建造、自主管理和自主運營的第一座大型商用核電站全面建成投產。有關專家表示,這標志著中國實現了由自主建設小型原型堆核電站到自主建設大型商用核電站的重大跨越。秦山核電二期工程是國家‘八五’重點項目,是內地‘九五’期間開工的四座核電站之一,由中國核工業集團公司、國家電力公司華東公司、浙江省電力開發公司、申能(集團)有限公司、江蘇省國信資產管理集團有限公司、安徽省能源集團有限公司共同出資興建。核電秦山聯營有限公司作為建設、運營單位,全面組織項目實施和電站管理。秦山核電二期工程的55項大型關鍵設備中,有47項實現了國產化。據介紹,秦山核電二期工程1號機組自2002年4月15日提前47天投入商業運行以來,始終保持著安全、穩定、可靠的運行狀態,到今年4月30日,已累計發電90.823億千瓦時,2002年負荷因子達到74.9%,2003年負荷因子達到81.2%。
培養第一代核電女操縱員
建設方表示,秦山核電二期工程還創造了幾項起眼或不起眼的記錄。首次按照國際上先進的核電站建造標準,不經原型階段,自行設計、建造、調試和運行,并獲得一次成功,屬國內首創,國外罕見。造價最低。秦山二核1號機組單位造價為1330美元每千瓦,遠低于國內同期引進的核電站;根據世界能源組織最新公布的核電站單位功率造價,秦山二期是世界上建成和在建核電站中最低的之一。實行‘業主(企業法人)負責制、招議標制和工程監理制’的新型管理模式,首次把工程監理制應用于核電工程項目。培養了中國第一代核電站女操縱員。操縱員是確保核電站正常安全運行的關鍵崗位,由于培養一名操縱員花費巨大,國際上常把核電站操縱員比喻為‘黃金人’。秦山核電二期工程培養了目前國內僅有的兩名反應堆女操縱員,她們于2003年取得國家核安全局頒發的執照。
實現三大跨越
1992年12月15日,中國第一座自主設計、自主建造的秦山一期核電站成功并網發電,實現了核電‘零’的突破,也實現了核武器、核潛艇研制成功后中國核工業的又一歷史性突破,使中國成為繼美、英、法、前蘇聯、加拿大、瑞典之后,第七個擁有核電站完整技術的國家。這座30萬千瓦的核電站是一座原型堆,在設計、建造、管理和運行等各個環節積累了一整套核電國產化經驗。秦山二期總設計師葉奇蓁院士說:從秦山一期到秦山二期,標志著中國核電實現了三大歷史性的跨越:實現了按照國際先進核電標準設計,透過引進先進技術并消化吸收,進而大幅度提高自主設計研制能力的跨越;實現了核電建設由行政安排到市場經濟的跨越;實現了由30萬千瓦原型堆到60萬千瓦標準化的商用堆的跨越,為自主設計、建造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百萬千瓦級核電機組打下了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