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不準備認定中國匯率政策補貼本國出口
更新日期:2006-12-20 編輯:氯堿網 |
在線收藏 |
|
美國商務部次長雷文凱(Franklin Lavin)周二表示,美國不準備認定中國匯率政策補貼了本國出口,根據美國法規,若作此判定,美國企業便可要求對進口的中國商品征收抵消補貼的進口關稅。
“我認為那將代表一種政策的變化,而我們目前還沒有準備做這種調整。”拉文稱。
當日稍早財政部在一年兩次向國會提交的主要貿易伙伴匯率機制報告中,未將中國認定為匯率操縱國,但敦促中國加快匯率改革步伐。進入沙龍向外匯專家提問>>>
此前聯邦儲備理事會(FED)主席貝南克曾表示,人民幣匯率低估,相當于為中國出口商提供補貼。
目前,美國商務部正檢視其長期以來未向中國等非市場經濟體課征反補貼稅的政策。
反補貼稅旨在抵消外國政府對本國出口的補貼;而反傾銷稅則是針對以低于合理市場市場價格出售的進口商品。
商務部認為,對于那些政府控制為主的經濟體而言,很難判斷是否提供了補貼。
迫于美國制造業者以及議員的壓力,商務部于11月同意重新檢視其立場。此前,俄亥俄州一家造紙商尋求向來自中國、印尼以及韓國的進口征收反補貼稅和反傾銷稅。
不過美國商務部駁回了其中要求審查中國匯率政策是否構成補貼的部分。
美國制造商抱怨中國令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低估了15-40%,從而予以中國企業不公平的競爭優勢。
貝南克在為上周北京講話準備的講稿中提到,中國“人民幣匯率低估”等于為中國出口商提供補貼,而那些面向國內市場的中國企業則受損。
貝南克在正式講話中未用“補貼”這個詞,但至少有一位議員--密西根州民主黨議員Sander Levin憑著貝南克的準備稿,要求商務部對中國商品征收發補貼稅。
雖然商務部排除了現在這樣做的可能性,但預計將于1月底之前就是否對進口的中國紙品征收反補貼作出初步決定。上周,商務部征詢公眾對此事的意見。
雷文凱表示,“我們想確定,我們能充分了解這種決定的所有含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