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化工行業競爭力指數持續偏低
更新日期:2006-12-18 編輯:氯堿網 |
在線收藏 |
|
由于成本居高不下,重化工行業企業盈利能力下降,預計2007年國內化工行業將繼續運行于景氣下降通道。
在行業綜合競爭力排名后10位的行業中,共有4個行業屬于重化工行業,分別是:石油加工、煉焦及核燃料加工業、化學纖維制造業、黑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化學原料及化學制品制造業。
經過幾年的高速發展,鋼鐵產能快速擴張,在產品出口下降、固定資產投資增速放慢的影響下,供需形勢發生變化,產能過剩的不良后果逐漸顯現。加上2005年進口鐵礦石價格上漲71.5%,而鋼材價格卻持續走低,企業生產成本的提高進一步擠壓行業利潤,行業綜合競爭力指數長期以來居39個工業行業之末,階段性的調整仍將持續一段時間。
但是,鋼鐵行業景氣向好的勢頭已經開始顯露。1-9月份,鋼鐵行業扭轉了利潤下降的局面,利潤總額實現5.9%的增速,1-10月累計,行業實現利潤達到1046.68億元,同比增長13.5%,高于去年同期2.3個百分點。
從未來的發展趨勢看,2007年鋼鐵行業景氣有望緩慢回升。因為我國依靠投資拉動經濟增長的現狀短期內難以改變,新農村建設的加快和裝備制造業的振興將產生大量的中間需求,加大了對鋼鐵行業的需求。而對落后產能的淘汰將有助于緩解行業供過于求的壓力。面對產能過剩的壓力,國家將進一步出臺淘汰落后產能的政策,如近期一批新上項目都必須與當地淘汰落后產能相聯系,否則不予批復。此外,2007年,全球經濟仍將保持較高增速,在國內外差價依然較大的前提下,鋼材出口仍將保持增長態勢。
當然,在經濟結構調整的過程中,也確實存在一些影響投資品行業景氣回升的不利因素,如房地產開發投資增速下降導致的鋼鐵需求減少、能源價格上漲帶來的成本增長、貸款利率上調導致的企業經營成本增加、出口退稅率調低對出口的負面影響等。正反兩種影響因素相抵消,預計2007年鋼鐵行業景氣將緩慢回升。
除鋼鐵行業外,在綜合競爭力指數較低的4個重化工行業中,其余三個行業均處于石化產業鏈的下游。其中,煉油業的虧損主要是政策性虧損。由于成品油定價機制不健全,原油成本上漲成為導致煉油行業虧損的主要原因。雖然國家在3月份和5月份兩次提高成品油價格,但是,仍然未能消化原油成本上升的壓力。今年前10月,原油加工及石油制品制造業虧損462.2億元。產品銷售成本同比增長31.5%,高于銷售收入增幅3.7個百分點。
化學原料及化學制品制造業原料成本占生產成本比重大,產品的價格傳導能力弱,因此,行業效益受油價上漲的負面影響較大。今年前10月,化學原料及化學制品制造業銷售收入增長26.6%,銷售成本增長28.6%,成本增長高于銷售收入增幅2個百分點,成本居高不下成為企業盈利能力下降的主要原因。2007年,國際油價仍將高位運行,高油價對化工行業的利潤擠壓短期內難以消除。加之受國內宏觀調控的影響,固定資產投資及化工品下游需求增速未來將進一步減緩,預計2007年國內化工行業將繼續運行于景氣下降通道。
化纖產業的成本傳導能力強于化學原料及化學制品制造業,但由于企業資產負債率較高(61.2%),受貸款利率不斷提高的影響,財務費用增長較快。1-10月,化纖行業財務費用達到42.03億元,同比增長26.8%,高于產品銷售收入6.3個百分點,成為影響綜合行業競爭力的重要因素。由于我國紡織品出口增速的下降,下游織造企業對化纖產品的需求將有所放緩,化纖業產能過剩的矛盾難以有效緩解,未來行業盈利狀況難有大的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