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鋁業格局正在轉變 行業日益放眼于東方
更新日期:2006-11-29 編輯:氯堿網 |
在線收藏 |
|
全球鋁業的格局正在轉變。幾十年來,西歐和北美企業一直處于行業前列,控制了大部分的生產和交易。美國鋁業和加拿大鋁業主導這個行業多年,隨著加拿大鋁業在2003年收購法國法鋁集團,這種格局得到進一步鞏固。這筆收購使加拿大鋁業在冶煉技術方面取得了領先地位。但該行業正日益放眼于東方。俄羅斯的Rusal和Sual近兩年顯露出進軍全球的雄心,并且制定了一系列擴張計劃,但它們在上月采取了迄今最具決定性的舉措。Sual同意被規模更大的Rusal收購,組成UnitedCompanyRusal,一躍成為全球最大的鋁生產商。Rusal與Sual在2005年共生產380萬噸鋁,總產量略高于美國鋁業。然而,兩家俄羅斯企業擁有一系列引人矚目的新冶煉廠建設計劃,使其可在未來與競爭對手拉開更大的差距。Rusal在西伯利亞南部Khakassia新建的一家煉鋁廠不久將投產,這是前蘇聯解體以來,俄羅斯即將投產的第一家煉鋁廠。該公司還計劃在靠近西伯利亞Krasnoyarsk的Boguchansk建設一家新煉鋁廠,年產能可能高達60萬噸。Rusal還在與俄羅斯原子能機構商談合作,以幫助在俄羅斯遠東地區新建一家核電站。該公司將在附近建立一家煉鋁廠,并從俄羅斯東部的一處港口向亞洲客戶出口鋁。對于Rusal收購Sual的交易,俄羅斯以外的鋁生產商擔心,建立這樣一個占據支配地位的國家冠軍企業,將使外國集團更難打入俄羅斯市場。挪威HydroAluminium負責鋁金屬業務的副總裁托爾施泰因·達勒·舍斯滕表示:“你可以想象,其他企業將無法進入任何俄羅斯項目。”許多業內人士現在正思考這樣一個問題:西方世界的鋁生產是否還有未來。煉鋁是一個能源密集型產業,而能源成本高漲是近年推動鋁價上漲的主要因素之一。如果廠商無法在本土簽訂低成本電力供應合同,它們會把生產遷至世界上能源資源充足的地方。與許多西歐國家一樣,美國作為鋁生產國的地位也在沒落,這反映出一個事實:中東和俄羅斯等能源成本更低的地區正在建設新產能。但無論在哪里生產鋁,有一點是明確的:全球的鋁產量將會增長。CRUAnalysis的咨詢師羅斯·斯特羅恩表示,全球明年的鋁產量增幅將達到創記錄的270萬噸。預計鋁的需求也將保持強勁,從而為高企的鋁價提供支撐。目前的鋁價接近每噸2800美元,大大高于12個月前的每噸2000美元。而分析師已預測,鋁價在2007年僅會小幅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