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開始使用“綠色電力”
更新日期:2003-11-12 編輯:氯堿網 |
在線收藏 |
|
為了緩解用電壓力,上海加快了電力建設步伐。其中,以太陽能為代表的“綠色電力”開始進入實用階段。
位于中緯度地區的上海,據測算全年有250天可充分利用光照,每年每平方米可產生4700兆焦耳的太陽能。按照每平方米太陽能可轉化為4千瓦時的電能計算,假設一個家庭有一塊1平方米的太陽能電池板,每小時就能產生4度電,足夠一家人使用。
這種理論上的測算目前已經開始變成現實。在上海閔行、奉賢等許多新開發的別墅區,太陽能利用已十分普遍,甚至一些小區的游泳池也利用太陽能以保持恒溫。太陽能航標燈、太陽能應急電話、太陽能警示燈、太陽能草坪燈等環保產品也逐步在上海推廣應用。上海市政府還將太陽能利用寫入了世博會規劃,列出了示范項目,如太陽能電池板與玻璃幕墻建筑一體化安裝等。
“太陽電”與傳統電力之間具有很強的互補性,夏季光照越強用電越多,這時太陽能發電量也越大。因此,“太陽電”的運用,不僅可以減輕對“傳統電”的需求壓力,還可以將多余的“太陽電”上網出售,支援“傳統電”。目前,國內規模最大的太陽能電池生產基地已在上海莘莊工業園落成,新建成的太陽能電池生產線年生產能力可達到10兆瓦以上的供電量。
上海臨江靠海,頻受南、北季風的影響,沿海地區50米高處年平均風速可達6.7米/秒,年有效風力累計時間有7300小時以上,利用得天獨厚的風力資源發電也成為上海新能源開發的一項極佳選擇。目前上海正在積極開發利用風能,預計到2015年,“風電”在上海電力總量中的比例將達到3%左右。
一項由世界銀行貸款支持的風力發電項目已開始向世界招標,該項目將在上海南匯、崇明島沿海建設裝機容量為2萬千瓦的風力發電機組,預計2004年四季度可并網發電。與此同時,上海還在奉賢杭州灣海岸建造了4臺風電機組,也即將并網發電。
與傳統的火電、水電相比,太陽電、風電的成本偏高,價格肯定也相對要貴一些。為在電力用戶中推廣使用這種“綠色電力”,上海市經委目前正著手從激勵機制、稅收政策和規范操作等方面開展市場機制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