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乙烯工業總體水平已步入世界先進國家行列
更新日期:2006-11-7 編輯:氯堿網 |
在線收藏 |
|
今天,中國石化鎮海煉化年產一百萬噸乙烯項目在浙江鎮海開工建設,它標志著中國石化在專利技術、自主設計、自主建設等重要環節上具備了以我為主,建設高科技、世界級大型乙烯的能力,標志著中國乙烯工業發展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
乙烯被稱為“石化工業之母”,它的生產能力往往被看作是一個國家經濟實力的體現。美國、西歐、日本等發達國家和一些發展中國家和地區,在經濟起飛階段,無不把石油化工工業作為支柱產業加快發展。
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經過“十五”期間的飛速發展,中國乙烯生產能力從一九八三年只有六十二萬噸,到二00五年達到七百八十七點五萬噸,二十多年增長了十一倍多,乙烯生產能力已躍居世界第二位(僅次于美國),裝置規模也趨向大型化和規模化,實現了歷史性的跨越。
從上世紀七十年代中期,中國第一套大型乙烯項目--北京燕山三十萬噸乙烯工程建成投產;到八十年代,中國大慶、齊魯、揚子、上海、茂名等三十萬噸乙烯工程昂首闊步邁人社會主義建設行列;乃至九十年代以來,中國對老企業進行全面技術改造,乙烯生產能力出現大幅度提高;中國乙烯工業從無到有,走上大型化、規模化發展之路,并迅速縮短著與世界先進水平的距離。
尤其引人注目的是,近年來,中國進一步與英國BP公司、德國BASF公司、美國Exxon Mobil和沙特阿美公司等國際知名石油公司合資合作,建設了上海賽科、南京揚巴、福建煉化等一批具有當代水平的大型乙烯項目,提高了中國乙烯工業的國際競爭力,也為中國石化的自主和合作技術走向世界創造了有利條件。
據了解,目前中國石化已在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環渤海灣地區建成了一批大型煉油化工一體化企業,形成了上海、南京、茂名三個百萬噸級和燕山、齊魯兩個八十萬噸級的乙烯生產基地。同時,福建煉化、鎮海煉化、天津石化等一體化基地也在建設之中。已建成的基地不僅在規模上達到了國際水平,也在技術上站在了世界前沿。
在中國乙烯工業發展壯大的歷史進程中,中國亦成為世界最大的石化產品消費市場和增長最快的市場。在過去十五年,中國乙烯當量消費量年均遞增百分之十六以上。二00五年,中國乙烯當量消費高達一千八百四十二萬噸,而國內乙烯產量只能滿足需求的百分之四十一。
專家預測,二00五至二0一0年,中國乙烯當量消費量年均增長率將達到百分之七點八,到二0一0年達到二千七百萬噸;到二0一五年達到三千七百萬噸。中國石化工業因此任重道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