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因素仍然主導外匯市場 歐元節節下滑
更新日期:2006-10-17 編輯:氯堿網 |
在線收藏 |
|
從近期美元兌各主要貨幣匯率走強以及美聯儲的貨幣政策看,市場的焦點與核心就是美國因素。
國際油價下滑,令美國通脹壓力下降。獨立預測機構美國經濟周期研究所近期的研究報告顯示,美國9月通脹壓力相對減小,重要因素是商品價格、房貸及零售銷售情況對通脹產生了抑制作用。經濟周刊ECRI指美國基礎通脹壓力下滑已持續了一段時間,美國未來通脹指標現為14個月低點,下降趨勢已經凸顯,同時國際油價與金價回落也十分明顯,油價近期徘徊于60美元以下。由于美國近期發現了較大的油田,從石油交易以及油價本身看,美國人具有把握和操縱價格的能量與空間,因而油價回落不排除是美國經濟調節與政策把握的綜合性使然。而從油價回落帶來的影響看,美國通脹壓力減輕,美元利率引起更大變化與爭論。
經濟放緩將令預算赤字縮減。美國稅收增長速度自去年意外強勁的步伐中放慢,這有可能令2007財年的美聯邦預算赤字仍然進一步小幅縮減。這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未來數月中經濟降溫的速度和程度,及其對企業獲利的影響。美國政府上周公布的2006財年美國財政預算赤字減少22.3%至2477億美元,財政預算赤字縮窄有利于提高政府對社會保障和醫療保險等長期項目的支付能力,亦有助于推低利率。部分分析預測2007財年,美國預算赤字介于2000億~2500億美元之間,該區間的中值意味著明年的財政赤字較截止9月30日的2006財政赤字縮窄9.2%,而企業獲利則是其中強大的推動力。但隨著第三季度的結束,美國企業的獲利預警蓋過了對企業良好的預期,暗示企業對獲利前景變得具有不確定性。
赤字大幅下降未必對經濟有利。雖然當前美國經濟仍保持強勁活力,完全可以消化掉房市降溫的影響,也能給政府帶來較高的稅收,支持企業獲利和股市上漲勢頭,許多投資者都持有一些尚未實現的資本利得,這些所得可能會在未來幾年實現。若未來兩年經濟避免滑入衰退,并且赤字進一步下降,社會保障和醫療保險支出的壓力仍將加大并可能令聯邦收入面臨被吞噬的風險。因統計數據顯示,美國僅醫療保健和醫療補助的成本由當前占GDP的4%劇增至12%,迫使政府做出削減福利的艱難抉擇,進而打擊消費者的信心,反過來將大大拖慢經濟的增長步伐。
技術分析
歐洲央行雖然近期積極加息,令歐元的基本利率逐步拉近與美元利率的距離。但由于受北韓核彈危機與伊朗核能計劃未能順利解決的突發性因素影響,在市場投資者強勢美元買盤的打擊下,歐元節節下滑。
目前,歐元兌美元的20日線在1.2650,50日線為1.2723,20日強弱指數RSI在34.70水平回穩。雖然技術指標顯示20日線仍低于50日線,歐元相對偏向弱勢,但由于歐元兌美元在過去兩周的累計跌幅已有相當的水平,相信同樣會引起市場的獲利回吐。因此,本周建議投資者可把握歐元兌美元回跌至1.2470附近沽售美元,買進歐元,作短差買賣;預期歐元兌美元在1.25區域持穩后,將反彈上1.2650及以上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