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甲醇行遠期產能或出現嚴重過剩
更新日期:2006-9-26 編輯:氯堿網 |
在線收藏 |
|
中海石油化學股份有限公司日前宣布,中海石油建滔化工有限公司投資建造的目前國內設計產能最大的年產60萬噸甲醇裝置投料試產成功,而這只是甲醇行業擴張的冰山一角,在今后幾年內,中國大量的甲醇裝置將相繼建成投產。
據中國氮肥工業協會甲醇專業委員會副主任李紅軍在近日召開的上海甲醇市場發展研討會上透露,2005年按進度新投產的甲醇企業28家,總產能為400萬噸。2006年按進度投產的企業將達到26家,總產能為444萬噸。“十一五”期間甲醇在建項目及規劃項目88家,總產能將達到4850萬噸。
近期需求強勁
李紅軍認為,近期來看2006年常態需求在595萬噸左右,“聚態需求”為260萬噸左右,總需求為855萬噸,比2005年增長28.3%。在需求仍為強勢的情況下,不會發生許多人預料的“跳水”情況。
上海焦化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王文西指出,甲醇價格近期高位運行、利潤凸現,中國甲醇下游行業處在高增長期,甲醇技術成熟、工藝簡單、投資門檻較低等等都促進了當前甲醇產能的擴張。
遠期產能或出現嚴重過剩
王文西認為,由于國內大部分裝置(總在建規模大約為1300多萬噸)都是在2007年底2008年初投產,2008年-2009年將是甲醇裝置集中投產的高峰期,中國甲醇將在2008年以后大量過剩。他解釋道,我們前兩年就一直說產能過剩,但由于原本要在2005-2006年投產的很多新增裝置,都由于設備問題延遲到2007年底以后投產,這也是為什么這幾年我們年年說產能過剩,但年年供不應求的一個原因。
據王文西預計,2006-2008年,國際甲醇供應將保持較緊態勢,而亞太地區供應將比世界其它地區緩和;2008年以后,甲醇市場供應將趨于過剩;2009年以后,若甲醇未發展為能源產品,產能將出現嚴重過剩,甲醇市場會過度飽和進入白熱化競爭狀態。
取決于新的消費領域的應用
據統計,中國2005年甲醇產量為535.6萬噸,2009年前中國甲醇產能仍將保持近30%的年增長率,而目前甲醇用途仍以傳統領域為主:甲醛、MTBE、醋酸、農藥等等。專家認為,傳統消費領域顯然無法消化快速增長的產能,必須尋找新的消費領域。
李紅軍認為,甲醇汽油在去年150.5萬噸甲醇需求的基礎上,2006年將增加100萬噸,增長率為66%。按目前國內汽油的消費量,甲醇以M15的標準摻入汽油,每年需要甲醇高達5000萬噸左右。但甲醇直接作為燃料使用還未成定局,還沒有形成統一的國家標準。
雖然業內也都相當看好醇醚燃料以及醇制烯烴等領域的消費前景,但還缺乏實質性的需求開發。
專家建議,在中國甲醇市場機遇和挑戰并存之時,甲醇行業應謀取大型化和規模化的轉型,不斷采用新技術降低成本,不要一涌而上,要擴大應用領域,積極開辟新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