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平均每兩至三天發生一起水污染事故
更新日期:2006-9-14 編輯:氯堿網 |
在線收藏 |
|
國家環保總局副局長潘岳10日說,自去年松花江水污染事故以來,中國共發生130多起與水有關的污染事故,達到平均每兩至三天一起。
潘岳是在此間召開的“2006年中國企業高峰會”上做上述表示的。去年11月13日,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吉林石化公司雙苯廠發生爆炸事故,爆炸導致苯類污染物流入松花江,造成水質污染。
有關人員在吉林省吉林市松花江支流牤牛河大橋附近進行河水防污處理(8月22日攝)。近日,吉林省吉林市松花江支流牤牛河發生化工污染事故,經過吉林市政府緊急處理,目前污染已經得到控制,松花江中未檢測出特征污染物。
潘岳表示,當前中國水污染事故頻發和相關產業企業布局不合理有關。以石油石化企業為例,中國2萬多家石化企業大部分設在水邊,其中1萬家在長江流域,4000家在黃河流域,還有2000家在飲水源地和人口稠密地區。
他指出,這主要因為過去布局和設廠時,對環保因素和當地承載能力考慮不夠。在地方發展過于關注GDP的前提下,環境高發期就不可避免地來臨了。潘岳說,中國目前正在制訂規劃環評制度,以期對產業規劃、區域規劃,以及流域內企業的設立做出合理的布局和安排。
他同時表示,環保總局強調污染事故的信息披露制度,保證事故發生后要第一時間向上級報告,第一時間向公眾披露,同時第一時間派出工作組直接奔赴事故現場幫助地方政府處理事故,并對事故責任人嚴懲不貸
環保總局:牤牛河水污染事件未對水質造成影響
新華網北京8月25日電(記者顧瑞珍)“經過當地政府和有關部門共同努力,吉林省牤牛河水污染事件已得到妥善處置。”環保總局有關負責人25日表示。監測表明,目前牤牛河特征污染物已穩定達標,河段污染物基本消除,不會對松花江水質造成影響。
環保總局負責人說,國務院領導同志高度關注牤牛河水污染事件的處置情況,并多次作出重要指示。環保總局22日凌晨接到吉林省牤牛河水污染事件的報告后,當天迅即派出由環境監察局局長帶隊的工作組趕赴現場,協調指導污染防控工作。環保總局局長周生賢直接指揮前方污染防控工作,明確要求要加大活性炭吸附及利用各種技術手段進行處理的力度,確保沿岸群眾飲水安全;當地環保部門要加強污染監控,增加監測頻次,擴大監測范圍,嚴控污染狀態;地方政府應及時向社會發布信息,消除社會恐慌,維護正常生活和工作秩序。
新"環保風暴"刮向飲水污染 飲用水源地保護戰打響
繼去年“環保風暴”之后,國家環保總局正在醞釀新一輪的“環保問責風暴”,矛頭直指飲用水源地污染問題。
“一級飲用水源保護區內存在的污染物直排口今年年底前全部取締;對保護區內在建的項目一律全部停建,已建成的要拆除或搬遷;劃定二級飲用水源保護區以后,新建的項目必須關閉或搬遷,原有的建設項目必須達標排放。近期國家環保總局將對外公布一批確定掛牌督辦的案件。”這是記者26日從南京召開的“全國飲用水源地保護專項執法檢查現場會”上獲悉的。
環保總局局長:堅決打好"十一五"水污染防治攻堅戰
7月21日,全國水污染防治工作電視電話會議在北京召開,曾培炎副總理發表重要講話,對全國水污染防治工作進行總結和部署。怎樣看待目前全國水環境形勢?如何采取有效措施確保實現“十一五”水環境保護目標?帶著這些問題,記者日前專訪了國家環保總局局長周生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