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煤化工要走“精細化”之路
更新日期:2006-9-12 編輯:氯堿網 |
在線收藏 |
|
國家發展改革委、商務部、中國海關、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等單位的領導和專家齊聚山西省會太原,縱論當前形勢下中國發展煤化工產業的挑戰和機遇。與會人士普遍認為:沒有一滴石油儲量的山西舉辦2006中國石油和化工經濟高峰論壇,再一次昭示了今后發展煤化工產業的重要性和這個傳統煤炭大省正在向煤化工領域轉型的利好機遇。
“隨著石油和化學行業的快速發展,資源短缺的矛盾越來越突出,僅靠國內資源已經難以支撐整個行業的可持續發展需求了”,論壇會上,中國石油和化工工業協會副會長楊偉才說,2005年石油和化工行業年耗超過了2.5億噸標準煤,而同時我國的原油對外依存度也超過了40%,合成樹脂的對外依存度超過44%,PTA的對外依存度超過54%,天然橡膠的對外依存度達到74%。按照可持續發展的原則,以煤為原料的煤化工產業必將成為我國今后化學工業發展的重要支撐。
記者了解到,國家發展改革委前不久出臺的《關于加強煤化工項目建設管理,促進產業健康發展的通知》明確規定,三西地區(山西、陜西、內蒙古西部)為國家今后幾年發展煤化工的重點地區。
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規劃院副院長白頤說,早在1998年,山西就組織推行過煤制甲醇潔凈燃料汽車示范工程,山西應該把握住這次機遇,使產業結構升級,在二甲醚、煤制油、乙醇汽油、生物柴油等新型替代燃料方面也占有一席之地。
國家發展改革委經濟運行局局長李揚認為,煤化工產業是一個技術、資金密集型產業,我國富煤缺油,發展煤化工有利于推動石油替代戰略的實施。但一些地方不顧資源、生態、環境等方面的承載能力,盲目發展的勢頭,致使一些煤化工初級產業出現產能過剩,例如焦炭和電石。現在煤制甲醇、二甲醚等石油替代產品的快速發展也極有可能在未來幾年造成新的過剩。所以山西發展煤化工一定得把目光放在煤化工的高級階段,搞精細化工。
商務部國際經貿研究院跨國公司研究中心主任王志樂說,山西企業還應該抓住國際跨國集團公司大舉在華投資化工工業的機會,借助國際資本和煤化工領域的先進技術,把山西化工產業做成真正的支柱產業。
值得一提的是,山西目前是全球最大的焦炭生產基地,焦炭產量占世界總產量的五分之一,這賦予了山西不可多得的煤化工發展環境。根據山西省政府的戰略部署,山西省“十一五”期間將投資870億元,重點打造一批煤化工項目,到“十一五”末,山西化學工業將實現銷售收入1000億元,真正跨入煤化工大省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