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中國的貿易順差屢破新高,但博鰲亞洲論壇秘書長龍永圖認為,中國絕對不能刻意控制甚至減少出口。龍永圖提出,為了中國的就業和稅收,只要是不污染環境、不破壞資源,還是應努力擴大出口。
龍永圖上周五在上海出席中國企業家領袖論壇時表示,中國的出口量大,但利潤率較低。考慮我國人口眾多,中國要花更多力氣擴大出口,但要多出口附加值高的高端產品。
目前,中國出口的汽車只占全球汽車進出口貿易總額的0.1%,軟件出口占全球貿易的0.4%,即便是較具優勢的電子產品出口也只占國際貿易的5%。龍永圖指出,中國現已具備增加高端產品出口的一些重要條件,因此提升空間很大。
在龍永圖看來,中國在勞力、土地等基本要素的競爭力上,比很多出口高端產品的國家強,因此中國在出口上的競爭優勢將保持10年、20年以上。此外,我國在一些重要產業上已逐步形成了產業集群,一旦我國的物流業有所突破,高端產品出口上的成本將大大降低。
在解讀中國的巨額貿易順差時,龍永圖指出這不是低成本大量傾銷的結果,也非一些外國政府認為的“是中國政府重商主義的結果”。他認為,部分原因是長期以來美國等西方國家的過度消費與東亞國家高儲蓄相結合,而產生的經濟嚴重失衡;另一方面是經濟全球化時代下全球產業向中國轉移的結果。
龍永圖提議,解決貿易逆差更重要的手段是增加進口,“從國際貿易理論來講,真正國際貿易的贏家是進口方”。因此,為提升在國際貿易中和世貿組織中的地位,中國必須大力增加進口,真正成為一個貿易的強國。“美國之所以多年來在世貿組織中說了算,就是因為它是全球最大的買主。所以我們中國要努力成為全球競爭的大莊家,成為貨真價實的貿易強國。”
增加進口同時還能從源頭上解決貿易摩擦問題。龍永圖表示,貿易保護主義在大進口國面前也無能為力,因此中國應該增加進口,通過購買先進技術、專利和高科技產品,提高國內產業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