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06-8-18 編輯:氯堿網 | 在線收藏 |
---|
全球電解鋁增產動力來自中國
2005年世界電解鋁產量3191萬噸,同比增長了6.45%,其中中國產量767萬噸,同比增長了15.07%。2006年全球電解鋁產量達到3380萬噸。
2006年6月份全球日平均產量(不包括中國)8.22萬噸,較5月份日均產量增長了700噸,環比增長0.09%。6月份國內電解鋁產量78.03萬噸,環比增長7.59%。中國依然是全球鋁增產的主動力,由于中國產量占全球產量的比重高達24.9%,中國產量的變化趨勢對全球鋁供應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
中國電解鋁行業發展的狀況決定國內鋁供應一直較為充裕,2005年電解鋁平均產能1070萬噸,產能利用率75%,從6月份國內數據看,中國的產能已經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釋放。預計2006年中國鋁產量將在900-920萬噸之間。
目前國內在建電解鋁項目11個,建設總能力112萬噸。此外,尚有10個擬建電解鋁項目,總能力140萬噸。如果這些項目建成投產,預計2006年電解鋁生產能力可達1160萬噸,2007年可達1250萬噸。
電解鋁建設周期短、工藝簡單、技術含量低,如果有充足資金投入,從開工到建成投產僅需要9個月。未來鋁產量還將保持增長勢頭。中國旺盛的鋁消費是推動電解鋁產量增長的根源;電解鋁上游行業氧化鋁產能迅速擴張,產業鏈向電解鋁行業延伸,將成為產能增長的主要動力;電解鋁行業所處的成長發展階段決定了產量增長是主基調,企業競爭加劇,通過重組購并不斷擴張,行業集中度提高,也將推動產能的增長。
2003年至2005年電解鋁總產量從554萬噸上升至767萬噸,增產213萬噸,其中僅全國十大電解鋁廠實現增產91萬噸。生產廠家從141家減少至95家,單個廠家平均生產規模從2003年的3.9萬噸上升至2005年8萬噸。
GDP強勁增長拉動鋁消費
2005年國際鋁消費3194萬噸,同比增長了4.91%,中國消費量增長高到14%。2006年鋁消費得益于全球經濟的穩步增長,美國、日本、歐洲等經濟體運行良好,綜合各大機構對消費量的預測,預計全球鋁消費將達到3400萬噸。
由于發達國家的鋁消費已經步入成熟期,鋁消費處于平穩發展階段。而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使出于成長階段的鋁消費迅猛增長。從世界各國來看,除了工業化以外,城市化過程也是現代化過程中的重要方面,中國還有一個比較長的城市化過程。
上半年中國GDP增長10.9%,GDP與鋁消費之間存在著很強的相關性,GDP增長對鋁消費的拉動十分明顯。6月份國內鋁表觀消費量76.1萬噸,環比增長了5%。綜合各大機構對消費量的預測,預計全年國內鋁消費將達到850萬噸。
氧化鋁市場供應出現拐點
隨著三門峽開曼氧化鋁廠、魯能晉北鋁業、魏橋鋁業氧化鋁項目投產實現產品商品化生產,中國氧化鋁產量快速增長。今年上半年氧化鋁產量594.8萬噸,同比增長50.6%。
供應量增長導致價格直線下跌,進口氧化鋁價格從3月份最高價6400元/噸下跌至目前4000元/噸,氧化鋁供給彈性低,一旦市場開始出現下跌,短期內止跌可能性非常小。預計2006年全球鋁供需基本平衡,中國市場輕微的供大于求,市場整體處于供需同步增長的良好局面,但是由于產能利用率較低以及對未來產能和產量增長的預期使市場承受到一定的壓力。國內期鋁近期合約受需求的帶動,走勢將相對穩健,而遠期合約由于受到市場對電解鋁產能增長的擔憂和氧化鋁價格下跌的影響,價格上行阻力重重,期貨市場遠期貼水將持續一段時間。
目前,國內在建和擬建氧化鋁項目29個,規劃總規模達2948萬噸,已開工項目設計產能1803萬噸,加上目前已有產能1000萬噸,未來中國氧化鋁年生產能力將達到接近3000萬噸。在未來的2-3年,中國氧化鋁完全能夠滿足國內電解鋁生產的需要,并且有可能出現氧化鋁供應過剩。
氧化鋁產品的特性決定了其供給彈性低,即供應量改變的百分率小于價格改變的百分率。氧化鋁供應量小幅度過剩,將造成價格的大幅變動。為了避免價格波動,氧化鋁生產商新建或者購并參股電解鋁廠延伸產業鏈將成為未來電解鋁增產的新特點。例如山東省信發鋁業集團和黔西南州人民政府目前已簽訂了合作開發煤、電、鋁聯合項目框架協議。該集團擬在黔西南州新建120萬千瓦的自備電廠、100萬噸電解鋁廠、50萬噸鋁加工廠各一座。東方希望集團購并商電鋁業集團。今年5月份,東方希望集團派工作組進駐商電鋁業集團公司進行清產核資工作,標志著該集團購并重組進入實施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