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因素導致國內紡織企業出口風險加大
更新日期:2006-8-10 編輯:氯堿網 |
在線收藏 |
|
河北省紡織行業協會日前發出行業預警,受人民幣升值壓力、嚴禁紡織品非法轉口、外貿政策變化、出口退稅率降低四個因素影響,國內紡織企業出口風險加大。
人民幣升值壓力依舊。當前較大的貿易順差和高增長的外匯儲備,使人民幣依然存在升值壓力。受此影響,紡織企業出口產品利潤率下降,訂單減少,出口型企業經營風險加大。一些企業加大內銷比例,使國內市場競爭更加激烈。
紡織品非法轉口將被嚴查。由于出口配額數量有限,一些企業借道緬甸、越南、泰國、韓國、俄羅斯等地向歐美等紡織品設限市場出口。根據中美、中歐紡織品諒解備忘錄關于違規轉口活動的處理規定,經雙方核實后,將對當年或下一年度的全國協議問題做等量扣減,這意味著企業違規將直接導致行業受罰。
我國外貿政策變化。我國長期以來推行的“重在鼓勵出口”的外貿政策如今已走到拐點,正在采取“小步慢跑”的方式,調整出口政策,刺激進口和優化出口結構,以逐步實現“十一五”規劃提出的貿易平衡目標。
出口退稅率降低。我國將通過降低出口退稅率等方式來限制高耗能、高污染和資源型產品的出口,促進產業結構調整。目前,我國紡織品出口以低附加值產品居多,因此這一政策的實行是對紡織行業的一次重創,不少企業可能很難維持下去。但從競爭角度來說,這是個必然過程,長期看將有利于推動企業加快產業結構調整。